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基于土壤有效磷水稻磷肥施用推荐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磷肥(P2O5)施用量与土壤有效磷(P2O5)的关系,建立磷肥推荐体系。结果表明,磷肥施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施磷量在0~112.5 kg.hm-2,有效磷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施磷过量后有效磷不再提高。磷肥施用显著提高有效穗和千粒质量,使水稻增产11.4%~29%。施磷量与水稻产量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0 1x2+34.716x+7 125.6。本试验条件下,当土壤有效磷超过21.3 mg.kg-1,水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即土壤磷临界值为21.3 mg.kg-1;每公顷土壤增加1 mg.kg-1土壤有效磷,需施入磷肥(P2O5)9.6 kg,即土壤磷临界值为9.6 kg.hm-2。应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与磷肥临界值推荐施肥,得出的适宜施磷量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运粳23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为武运粳23号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金坛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详细总结分析了2004年以来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情况和围绕"治虫防病"原则,采用化学、栽培、生物、物理等手段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试验研究结果,依此提出金坛地区利用机插稻这一优势,推广应用无纺布苗期全程覆盖技术,隔断毒源,适时结合化学防治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对不同配方肥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长必需大量氮、磷、钾,在作物生产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表明,化肥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0%~60%[1].我国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40.43%.是化肥主要用户之一[2].随着粮食需求压力加大,化肥高效施用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导致农户"偏施氮肥,轻施磷钾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麦秆还田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不同N肥运筹模式对水稻生长及土壤N素供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使水稻增产5.3%,且N肥运筹模式由传统模式A(基蘖肥:穗肥=5:5,基肥:分蘖肥=6:4)优化为B(基蘖肥:穗肥=6.5:3.5,基肥:分蘖肥=8:2)时,增产幅度更大,达9.3%。秸秆全量还田主要通过提高水稻结实率和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实现水稻增产。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进程,表现为抑制水稻前期(孕穗期)生长和N素累积,而促进后期生物量增加和N素累积。同一时期,N肥模式B水稻生物量、N素累积量均高于模式A。秸秆全量还田后,土壤矿质N发生变化,水稻生育前期较不还田处理(CK)低,而后期较CK高,且N肥运筹模式B较A高。秸秆还田提高了N肥利用率,RNA、RNB分别比CK增加4.1和8.6个百分点,且土壤N素表观盈余量表现为:RNBRNACK。因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并采用N肥运筹模式B,是实现水稻高产,维持土壤N素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坛市无氮区土壤肥力评价和对小麦基础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金坛市各镇区土壤不施氮肥对小麦基础产量的影响,并根据土壤养分指标即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5个指标评价了土壤肥力水平。结果显示,金坛市小麦不施氮肥高产田土壤基础产量为3043 kg/hm2,中产田为2524 kg/hm2,低产田为2083 kg/hm2。隶属度函数和相关分析权重确定的综合评价指标IFI显示,高、中、低产田IFI平均值分别为83,69和54。IFI与基础产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二者线性关系达极显著水平。因而,本试验选定的养分指标能够客观反应土壤肥力实际情况,对土壤肥力评价和小麦科学施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