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活动,其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相互替代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中,也包括微量营养元素的循环。本文对杉木林中的微量元素(Fe、Mn、Zn、Cu、B)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杉木林生态系统中这些元素的含量、积累和分布状况,以及它们在系统中循环的规律,以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中南林学院近五年来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开展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探讨了把森林生态系统定义在小集水区可辨和可控边界条件下,辅以径流场封闭技术和实验设施,从而准确测定系统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以及森林水文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问题。并用部分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和验证。为南方山区建立森林定位观测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产量及其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明杉木中心产区决定林木速生丰产和丘陵地区限制杉木成材的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生态条件,从定量方面研究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规律,研究它们的营养元素内向的生物循环是十分重要的.在从事杉木抚育间伐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会同和朱亭林区这两个不同地域类型杉木林的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个系统中的林地土壤和林木养分元素含量作了定量分析,初步找到了一些影响杉木速生丰产和限制杉木成材的生理生态因素和指标,现将第一部分关于生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小集水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对植被、土壤和水分的营养元素(N,P,K,ca,Mg)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系统中植被的养分含量,因器官类型、生长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不相同;土壤养分含量,因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别而有明显的差异;水分中的营养元素,随天气状况、降水性质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阐述了进行此类研究的方法及应予引起注意的问题。可供进行类似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合成N-甲基-N’-硝基胍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路线、技术条件等,筛选出了最佳工艺路线,即尽可能干燥中间体、改变投料方式,产品收率(78%)高于现有文献值(70%)。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松树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成本低和成林容易等优点,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重要先锋树种,其经济意义、防护效能及美学价值,都是为人们所公认的。马尾松的杆材林阶段,是林木胸径和树高旺盛生长时期,立木的分化异常激烈,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个时期的立木密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对于保证林木成熟期的  相似文献   
7.
8.
两个不同地域类型杉木林的生物产量和营养元素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杉木人工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个特殊经营类型。在中心产区,千余年的杉木栽培史和永续作业方式,充分表明它是一个相对稳定并保持了生态平衡的功能系统。林木与环境相统一,功能与结构相协调,从而保证了杉木人工林这个半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正常运行,并在人类长期经营和自然适应  相似文献   
9.
丘陵区速生杉木林是我国南方扩大栽杉形成的一个新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其生产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与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桂中丘陵地带一个典型的速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试验控制和三年定位观测,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以下五个方面问题作较为详尽的分析。即:(1)杉木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2)速生杉木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3)林分生产力和养分积累速率;(4)营养元素的归还;(5)养分的生物循环。试验结果对丘陵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施肥和抚育间伐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逻辑推论,提出了一个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发散的理论公式。经过初步检验,证明这一公式是可行的,适于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蒸发散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