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是水蛭的一种,在动物学上分类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医蛭科。我国传统医用水蛭人工养殖主要有三种: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日本医蛭。水蛭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水蛭素hirudin是一种抗凝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有破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2006年承担了“80:20斑点叉尾鮰鱼种养至商品鱼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示范基地进行,使用3口面积均为2.5亩的池塘,池塘平均水深1.5米。所有的试验池塘都备有增氧和换水设备,以防止出现低溶氧综合症。鱼种放养前,做好清塘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是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常年价格在20~40元/kg.由于市场黄颡鱼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的试验,产量达到184 kg/667 m2(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豆蚜胁迫对绿豆抗、感品种营养 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豆蚜胁迫对抗、感绿豆品种营养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抗、感2个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前后营养物质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豆蚜危害后,抗、感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抗虫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71.698%;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抗、感品种分别上升400.000%、100.000%,且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其保护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PPO(多酚氧化酶)和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其中POD和APX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66.886%、137.417%和21.367%、23.691%,但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CAT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均与未受害株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上升236.515%、124.426%;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359.674%、67.445%,受蚜害后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PO活性变化与绿豆品种的抗蚜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新特征,对该地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基于1960—2019年6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量(R95P)、极端降水频次(R95D)、极端降水强度(R95I)和极端降水贡献率(R95C)4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阐明了极端降水指数与大气环流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近60年来福建省R95P,R95D,R95I和R95C呈现出增加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4.90 mm/10 a, 0.34 d/10 a, 0.25(mm/d)/10 a和0.84%/10 a。(2) R95P,R95I和R95C均在1994年以后转为偏多(强)期,而R95D的突变点出现在1993年,由降水日数偏少期转变为偏多期。(3)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南海副高强度指数和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与极端降水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特别是南海副高强度指数对转折后时段的R95D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开展极端降水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