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关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环境保护因素,即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得出了一个简单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公式,并对大连地区典型建筑住宅围护结构保温层经济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结果分析表明:参与CDM的项目合作,不但可以使节能建筑的总投资费用大幅度降低,同时还使保温指标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该方法对我国某些具体的节能建筑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人工喷洒农药的方式逐渐消失,出现无人喷洒作业。本文介绍了农用植保无人机机型及动力,阐述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结合市场化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健全工资总额核定机制、企业负责人薪酬核定机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多元化薪酬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以价值贡献和效益效率为导向的市场化企业薪酬分配体系,为贯彻落实"放管服"和"三项制度"改革夯实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微塑料是难以降解的污染物,可作为众多污染物的载体,在土壤中极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复合效应,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六种微塑料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在土壤介质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老化程度、极性以及土壤中H+、低分子酸的影响;微塑料与持久性污染物的作用受微塑料疏水性、橡胶域丰度、污染物极性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微塑料与抗生素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极性以及土壤中的腐殖质等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阐明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植物具有促生抗逆的作用,在分离筛选樟子松根际高效PGPR菌株基础上,通过接种试验测定不同菌株对樟子松1年生苗生物量、营养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开发对针叶苗木具有促生抗逆作用的微生物菌肥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产IAA能力、解磷作用、产铁载体的定性和定量筛选得到6株高效的PGPR菌株,菌株2-6、3-13产IAA能力较强,菌株1-11、1-12解磷能力较强,菌株1-42、6-13产铁载体能力较强.接种PGPR对樟子松1年生具有促生作用,可提高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同对照相比,接种PGPR菌株1-42和3-13对樟子松生物量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同对照相比,接种PGPR可显著提高樟子松1年生苗全氮、全磷、有机质、全钾养分质量分数,且对全钾影响最为显著,平均增加了19.03%.同对照(CK)相比,接种各PGPR菌株对樟子松苗根际土壤速效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在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土壤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均出现降低的情况.研究得出结论:根际细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的养分含量,影响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油菜秸秆还田埋覆均匀性,该研究结合油菜秸秆留茬高、秆茎粗、腐解难的特点,采用粉碎-旋耕-埋覆还田组合工艺,设计油菜秸秆对置双螺旋埋覆还田装置。以埋覆秸秆质量分布变异系数和不同深度秸秆质量占比作为还田均匀性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对置双螺旋埋覆装置螺旋升角、转速、机具前进速度等参数及秸秆粉碎长度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埋覆秸秆质量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显著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粉碎长度、螺旋升角、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上层土壤0~50 mm中的秸秆质量占比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秸秆质量逐渐减少;当螺旋升角为60°、埋覆辊转速为210 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6 m/s、秸秆长度为6 cm时,0~50、>50~100和>100~150 mm土层土壤中秸秆含量分别为15.34、11.61和7.9 kg/m3,秸秆质量占比分别为43.97%、33.28%和22.75%,秸秆质量分布变异系数为26.43%,与正交试验的最好结果相比,上层土壤中秸秆质量占比降低2.36个百分点,下层秸秆质量占比提高7.18个百分点,秸秆质量...  相似文献   
7.
8.
农用植保无人机外观造型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背负喷洒农药的方式逐渐消失,逐渐出现无人喷洒作业。为此,介绍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造型与动力技术在农业装备发展上的应用以及特点,通过国内外各类型植保无人机的对比,分析其外观造型在作业性能上的联系与不足,阐述了各类型农用植保无人机农业发展趋势,提出未来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农业发展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