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性诱芯对棉铃虫的测报及诱捕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设置棉铃虫性诱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田使用性诱芯,不仅可以预测棉铃虫的发生高峰期及发生规律,而且对棉铃虫成虫有明显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农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商品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以发挥本地优势为前提,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特色,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推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科技进步为核心,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以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要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正> 1 我国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贫乏 人所共知干旱缺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人类活动的负效应及气候变迁,全球性干旱已成定势,我国水资源更为贫乏,而且日趋严重,受旱面积从50年代的1.7亿亩(15亩=1公顷)发展到90年代的4亿亩(15亩=1公顷)。近年来发展更快,是世界上少数缺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400立方米,只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针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要求,以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提出了坚持树立科学人才观、积极营造人才环境、构筑人才创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发展对策,以期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半干旱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环渤海低平原区淡水资源短缺,浅层地下苦咸水资源相对丰富,易开采的现状,开发了一种在线测控苦咸水矿化度的安全混灌装置。该装置与国内现有混灌设备技术相比,具有测量迅速便捷,精度适中,可在线测控,连续供水灌溉,易操作,造价低,便于推广和应用等优点。可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等灌溉系统进行集成配套,实现苦咸水的安全灌溉利用。  相似文献   
7.
病害对不同抗枯类型棉花品种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抗枯萎类型棉花品种(系),在病害胁迫时,叶片组分内SOD、POD活性呈明显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SOD和POD活性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不抗病的品种则表现趋势相反,膜脂过氧化水平、SOD和POD活性都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发现SOD和POD活性与田间发病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秸秆功能演化的分析认为,现阶段以秸秆还田为主要利用方式,并论述了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然而,随着大量秸秆覆盖农田地表,对机械播种及作物生长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秸秆腐解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不利影响,实例分析了秸秆腐解剂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施用秸秆腐解剂可加速作物生育进程,作物产量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栽培环境对秸秆腐解剂腐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保护性耕作下大量秸秆覆盖地表对机械播种、种子出苗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腐解剂,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支撑。[方法]设置了温室、大田2种环境,研究了麦玉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腐解剂对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结果]温室条件下秸秆腐解速度快于大田环境,这与温室所创造的高温、高湿条件有关。试验最初的5 d时间内,采用腐解剂处理的秸秆腐解速度高于对照处理的1倍以上,随时间的延长差距变小。同时,试验所用4种腐解剂对秸秆的腐解速度不同。[结论]通过筛选适宜的腐解剂,可以实现保护性耕作下秸秆的快速腐解,为机械播种及种苗发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9种性格的阐述与分析,提出了性格匹配与互补是企业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智慧团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