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施肥对月季(Rosa chinensis)抗寒能力的影响,以曼海姆、仙境、荣光和黑魔术4个月季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肥后不同低温胁迫下月季植株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4个月季品种的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均呈S形曲线;曼海姆、荣光和黑魔术施氮肥处理的LT_(50)均低于不施氮肥处理。  相似文献   
2.
系统介绍了木香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学特性、常见品种及其繁殖技术,概述了木香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木香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郑州市杂交茶香月季观赏特性综合评价体系,观测统计67个不同月季品种的13个植物学性状指标,从花部特性、叶片特性、植株特性3个方面对观测月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品种综合评价得分,聚类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67个月季品种划分为优秀、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筛选出了11个观赏特性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的月季品种,适宜在郑州市园林绿地优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栎属植物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以北美红栎和沼生红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赤霉素、浓硫酸、热水、聚乙二醇、氢氧化钠、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等18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两种栎属植物种子出苗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栎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2、4、6,浓硫酸10、20 min,30%聚乙二醇浸种2、4、6 h,物理去壳和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北美红栎出苗率。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6 h、浓硫酸20 min、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分别能使北美红栎平均出苗时间提前14.79、11.52、10.42、14.75、15.82 d。沼生红栎种子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2、4、6 h)、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沼生红栎种子出苗率。1 000 mg·L~(-1)赤霉素浸种6 h、低温沙藏、物理去壳、去壳后赤霉素处理分别能使沼生红栎种子平均出苗时间提前16.09、13.98、18.85、21.45 d。赤霉素、物理去壳处理方法对北美红栎和沼生红栎种子出苗率提高、出苗平均时间缩短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花槐在郑州地区的引种驯化实验,对黄花槐抗性、生长状况、观赏性、繁殖能力、耐修剪性5个方面进行综合测定分析,证明黄花槐在郑州地区可以正常生长繁殖,进行推广应用,可弥补郑州地区秋冬季缺少开花植物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福禄考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禄考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韩艺,郭风民(郑州市人民公园)福禄考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矮小,花色丰富,是良好的花坛、花境及地被植物材料。1993年郑州市人民公园引种500株,由于茎腐病的危害,大部分在苗期干枯死亡。严重年份,发病株率达90%以上。为此,...  相似文献   
7.
新型专利技术在园林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应用自流式树干注药器及配套药剂对国槐和垂柳害虫进行防治试验。该药剂对各参试害虫均有明显防效,该施药方法对参试树体无明显影响。试验证明该项害虫防治新技术在园林上应用具有环保、高效、杀虫范围广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三叶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草种,在多年对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对白三叶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解决了白三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管理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细叶美女樱栽培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细叶美女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物候期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抗盐性、耐荫性、繁殖试验,总结了郑州地区栽培技术要点。同时就如何推广应用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生长年限月季不同土层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management index,CMI)的变化特征,选取草坪土(CK)、1~5、6~10、11~15年4个不同生长年限月季的处理,测定并分析土壤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及CMI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含量在6~10年处理中最高。0~20 cm土层,有机质达到12.9 g/kg,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分别达到1.3、3.3、7.0 g/kg;20~40 cm土层,有机质达到5.7 g/kg,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分别达到1.4、1.5、2.4 g/kg。在0~20 cm土层,CMI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20~40 cm,CMI在6~10年的种植年限中最大。整体来看,月季土壤的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是在一定年限内的,6~10年的种植年限月季对土壤有机质的活性状况和土壤碳库质量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