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工针阔混交林生态条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红松、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紫椴、白桦、刺楸、水曲柳针阔混交林及红松、日本落叶松、色赤杨、白桦、刺楸、水曲柳等纯林的生态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能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林内温度,降低蒸发强度,提高林内的相对湿度,减小林内风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N、P及有机质的含量,对林分的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混交林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 ,有不同的生长表现 ,通常以北坡、坡度 10°以下、山下腹、土层厚 >30cm的立地类型较好。辽东区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生产力 ,比辽西和辽南区域提高32 %~ 58% ,混交林生物生产量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 ,生物生产力呈递减趋势。混交林生物生产力与水、热关系明显 ,当年降水量 >70 0mm ,且年均气温在 5~ 8℃时出现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班克松引种到辽宁省本溪县草河口地区造林已达12a,通过对其生物量和生长量的调查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生长与当地乡土速生树种红松相差无几,且根系发达、生长稳定、无病虫害。说明班克松这一优良树种在草河口地区可以达到预期引种效果。  相似文献   
4.
辽东山区有诸多大小不等的小流域森林生态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小流域已广泛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并逐渐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从20世纪80年代始,山区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辽东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开展多种经营的广阔天地。为了充分发挥小流域的自然优势,利用小流域的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组合,完善小流域的最佳组合模式,是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对小流域森林生态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带状混交林15年生时,乔木层生物量高于纯林20.4%,灌木层和草本分别比纯林提高96%和66%,根系生物量提高20%。有机质、全N分别比纯林提高27%和36%,速效P、速效K分别提高135%和5%。pH值提高0.6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