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7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学时少、实验任务固定、学生依赖性强、对课程兴趣度不高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中,将原有课程扩展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课前:教师推送预习材料、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课中:教师辅助指导、学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课后:教师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减轻教师的重复性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中密度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密度纤维板(MDF)是目前家具、室内装修等最常用的木质复合材料之一,其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和附加值的提高.笔者概述了中密度纤维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密度纤维板尺寸稳定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中有效成分固着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在木材防腐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抗水流失性差是其存在的主要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防腐处理材在使用前防腐剂有效成分与木材成分之间的固着反应不充分而造成的,因此提高防腐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质量是提高抗流失性的关键.笔者对国内外在水载型防腐剂中有效成分固着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木材树种、固着的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固着时间、木材含水率、防腐剂的保持量、防腐剂成分组成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X射线在防腐木材有效成分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铬化砷酸铜(CCA)以及氨/胺溶铜季胺盐(ACQ)处理木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用这2种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差异较小,但前者具备检测速度快、分析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有效成分的加速固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铬化砷酸铜(CCA)为代表的水载型防腐剂,逐渐被其他主要有效成分为铜的水载型防腐剂取代,这类防腐剂中的.针对水载型防腐剂抗流失性差的缺点,介绍4种用于加速防腐剂中有效成分在木材中固着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对水载型防腐剂中有效成分的固着效果,并就如何加速ACQ中有效成分的固着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主要综述了季铵盐类化合物(QAC)在用作木材防腐剂时的耐腐性、抗流失性及其与木材的结合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实验室耐腐性和野外实验耐腐性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此外也介绍了对季铵盐进行改性处理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粒径(30 nm和150 nm)的Si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胶在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木材均在绝干状态下吸液率最低,30 nm硅溶胶在气干状态下吸液率最高,而15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吸液率最高。(2)初始含水率对增重率的影响与吸液率不同,3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浸渍木材的增重率低于绝干状态,欧洲赤松气干状态的增重率最高。(3)初始含水率对试材中整体SiO2量的影响与增重率结果基本一致,欧洲赤松中SiO2轴向分布梯度远高于南方松,其渗透的均匀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褐腐初期,腐朽菌定植对木材颜色、微观形貌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木材褐腐初期降解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对南方松边材进行不同时长的密黏褶菌腐朽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朽材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究褐腐菌进入木材内部的通道。同时,利用色差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表征木材在不同腐朽阶段的质量损失、颜色变化、化学成分、官能团变化和结晶度变化等。  结果  腐朽过程中木材明度降低,总色差增加,整体上有偏红褐色的趋势。菌丝通过射线薄壁细胞、纹孔和管胞等细胞结构进入木材内部,并于褐腐20 d内基本完成初期定植。褐腐初期质量损失主要是由半纤维素降解导致,而纤维素降解缓慢。此时,纤维素结晶区的晶格间距降低(3.962 ?),相对结晶度增至最大(47.02%),阻碍了对褐腐菌的降解,因而此后木材质量损失增速减缓。  结论  在南方松木材的褐腐初期,菌丝通过纹孔、射线薄壁细胞和管胞等结构进入木材,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优先严重降解,结晶纤维素的晶格间距减小且相对结晶度增加,这一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木材的初期褐腐降解机理,同时为木材防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功能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弄清楚在水蒸汽流入流出过程中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规律及定量评价室内装饰材料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 ,本研究在环境温度为 2 6℃时 ,测定了在水蒸汽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及非木质材料装饰的试验体内环境湿度的经时变化情况 ,并定义了x和y两个物理量来表征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用x和y值能够将各种室内装饰材料按调湿性能分成 4个组别 ;木材及木质材料类具有较好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 ,即这些材料能够缓和室内环境湿度的急骤变化 ;木质材料的x和 y值随A/V的增大呈曲线下降趋势 ;在本实验设定的循环过程中 ,材料厚度对其调湿性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楚在水蒸气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规律,定量评价室内装饰材料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该研究在环境恒定温度为26 ℃条件下,测定了在水蒸气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及非木质材料装饰的试验体内环境湿度的经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x 和y 两个参数来表征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 用x 和y 值能够将各种材料按其调湿性能分成4 个组别。(2) 木质材料类具有较好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即这些材料能够缓和室内环境湿度的急骤变化。(3) 木质材料的x 和y 值随气积比 A/ V 的增大呈曲线下降趋势。(4) 在本实验设定的循环过程中,材料厚度对其调湿性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