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昭平县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茶叶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昭平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茶园病虫的滋生环境也相应产生了变化,一些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茶角胸叶甲是昭平县茶园近年来发生成灾的新害虫,2005年以来均达到中等偏重的发生程度,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调查,总结出了茶角胸叶甲的一些发生特点,希望能够对该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病株率关系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昭平县连续8 a 100对纹枯病的调查数据,建立病情指数y与病株率x(%)关系的指数回归方程为:y=2.5125×1.0345x,实践上可用作预测预报,从而简化调查方法。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按病株率高低可把纹枯病发生严重度划分为6级,达到药剂防治指标的要及时施药防治,同时强调要加强发病前期的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昭平县水稻生产围绕高产、优质、提高效益的总目标,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抛秧等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水稻生产的高效发展,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免耕抛秧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缓和季节矛盾、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华南地区1a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成 为第2年的虫源.第1、3代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第2、4代为害水稻造成白穗.常年发生程度第2、4代重于第1、3代,它的发生与为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水稻中低产沙泥田氮磷钾肥推荐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中低产沙泥田上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3414”小区试验,初步获得了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施肥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同类中低产田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为:145.3kg/hm^2、53.7kg/hm^2和113.0kg/hm^2,比例为:1∶0.37∶0.78;在沙泥田上施用氮肥和钾肥要“少量多次”,以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茶园中的茶黄螨和茶橙瘿螨进行4种常用杀螨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效果好的防治药剂,为有效控制茶树螨类的为害提供防治建议,结果显示:4种药剂对茶黄螨和茶橙瘿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连续2a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结果,分析研究了昭平县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和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农药管理、大力推广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污染追溯制度等控制措施,切实加强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市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蔬菜。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广西贺州市栀子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采集根部有明显根结的栀子根系进行根结线虫分离鉴定,通过观察根结线虫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利用核糖体ITS区和28S rDNA D2D3区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线虫2龄幼虫和雌成虫形态特征及形态测量值与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 Eisenback, 1983)相似;该病原线虫核糖体ITS区与NCBI数据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相应序列的相似度为100%,28S rDNA D2D3区与NCBI数据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相应序列的相似度为99%以上;该病原线虫核糖体ITS序列以99%的支持率与象耳豆根结线虫聚为同一分支。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广西贺州市栀子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是该线虫的新寄主纪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