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干旱区绿洲风环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在甘肃省酒泉地区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获得的自动站点和系留探空资料,证实了绿洲风环流的存在.观测结果显示:夏季白天在一定高度内绿洲相对于荒漠温度较低,气压较高;随荒漠绿洲热力差异增大,低层将产生由绿洲向四周荒漠辐散的风场,绿洲上的垂直运动以下沉气流为主,探测高度内的荒漠风向也相应地转变为来自绿洲,而同期绿洲探测高度内的风向较为凌乱.尽管观测表明绿洲风确实存在,但在有些时段背景风速较大,由地表热力非均匀激发的局地绿洲风将被大尺度环流掩盖.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包装设计活动,其不仅是丰富具体的设计思维,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茶叶产品的价值实现丰富提升。当然,传统文化元素包含和展现的绝对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素材,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表达。本文拟从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及应用状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足,通过探究当前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分析茶包装设计活动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天然高分子改性保水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水剂具有良好的反复吸水释水能力,在农林业、工业等领域都有应用。在保水剂中引入天然高分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保水剂的耐盐性和生物降解能力,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天然高分子改性保水剂的吸水原理和分类,介绍了其在农林领域的研究应用,展望了天然高分子改性保水剂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在保证保水剂基础性能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增肥、钝化金属、促进植物生长等能力的功能化保水剂将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位下降对区域气候影响的虚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对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大幅降落可以引发显著的气候效应,不仅引起降水的大幅度减少和近地面的增温,而且通过对土壤水状况的改变,引起了边界层结构和陆-气通量交换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局地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的调整,进一步影响干旱气候.通过虚拟试验,反映了地下水变化对土壤水和大气降水等水分循环过程和干旱气候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闭矿后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运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闭矿后的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将影响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的土壤因素、水文因素、地质因素、风因素、矸石山因素、采空区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作为影响因素的第一层加以考虑,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权重及安全性等级的隶属度得到模糊矩阵,进一步求得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安全度。作者以某关闭矿区为例,进行了复垦土地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区复垦土地的生态安全性较高。该方法对闭矿后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8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也日益被重视。该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类。先建立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剔除存在相关性、信息重叠的指标,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的评价指标,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客观,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