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综述了黄淮海平原小麦主要害虫近年的发生动态,并简述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甲虫的药剂防治魏鸿钧,黄文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0094)马铃薯甲虫Leplinotarsadecemlineata(Say)属鞘翅目、叶甲科,英名为:Coloradopotatobeetle或Coloradobeetle是世界著...  相似文献   
3.
自有关部门同意起用林丹防治小麦吸浆虫后,作者陆续接到有关使用技术问题的询问,现做简要介绍,以供参考。关于毒力作用和药效林丹(Lindane)为含90—99.5%以上γ(丙)体六六六,不同于粗制六六六,不含其它异构体,无异臭,微溶于水(20℃时,7mg/l),具较强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前华北  相似文献   
4.
<正> 在地下害虫综合防治中,化学农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在当前和以后若干年内仍占着重要地位.自从有机氯杀虫剂的残毒、污染问题出现之后,研制具有高效、低毒与低残留的新型杀虫剂,以取代有机氯和剧毒农药有机磷杀虫剂,已成为当前地下害虫防治及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 为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夺取小麦丰收,现根据作者在基点的研究并参考各地资料,提出1988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趋势和防治建议,供参考。一、1987年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1987年是小麦吸浆虫连续第三个大发生年,仍以皖、豫、陕三省发生面积为大,其发生特点为:1、发生面积扩大。据皖、豫、陕、晋、冀等省统计,1987年发生达数千万亩,  相似文献   
6.
黏虫     
粘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世界上通的名字是(Cirphis unipuncja Haw.)。在我国的土名很多,如粘虫、绵虫、吃榖虫、五色虫、五彩虫、玉彩虫、大麦虫、花条虫  相似文献   
7.
1953—1955年在晋南、北京等地对麦园蜘蛛及麦长腿蜘蛛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两种麦蜘蛛一年中:秋季密度最大时期为11月上、中旬。春季密度最大的时期,麦园蜘蛛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麦长腿蜘蛛在5月上旬前后。两种麦蜘蛛均以滞育卵越夏。直至10月中旬,越夏卵始孵化,孵化最盛在11月上旬,此时幼、若虫出现最多,若进行防治可基本上防止以后的猖獗。根据结果分析,估计麦园蜘蛛每年发生2—3代,麦长腿蜘蛛发生3—4代。室内饲育初步观察麦园蜘蛛一世代(从卵到产卵)历时平均约57.8天;麦长腿蜘蛛为32.1天。两种麦蜘蛛都是单性生殖。麦长腿蜘蛛的滞育卵,具多年滞育习性,初步观察有些卵能在土中生活两年。两种麦蜘蛛的分布和猖獗都受湿度的影响,主要猖獗为害地区麦长腿蜘蛛在黄河以北的旱地;麦园蜘蛛在黄淮地区的水浇地或低洼地。耕作栽培对麦蜘蛛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连作对两种麦蜘蛛发生有利;深耕能将卵翻至深土之下,可以减少发生;晚播影响麦蜘蛛孵化后的食料。因此,合理轮作、深耕和适当晚播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你我来互动     
<正>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魏鸿钧老师是农药植保界的老专家、老前辈,他作为本刊编委,不仅为本刊撰写了许多具有权威性的论述,而且还对本刊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解放以后,我国地下害虫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将1963—1983年二十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前十年的工作总结(参阅《中国植物保护科学》1961年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施用药剂杀灭小(?)吸浆虫成虫,是防治吸浆虫重要方法之一。以几种有机氯杀虫剂进行室内、田间杀虫作用和药效等研究,证明γ 666、艾氏剂、狄氏剂和DDT 均具有强大的触杀作用,其中以γ 666毒效最怏,DDT 最慢。γ 666及艾氏剂还具有相当强的熏蒸杀虫作用。田间试验结果也说明γ 666粉剂浓度虽低至0.1%,仍能杀虫95%以上。0.25% γ 666粉剂效果与0.5%的相若,试验也证明,不同浓度的γ 666粉剂兑土稀释为0.25%药粉,稀释土的种类,对杀虫效果均无影响,并在全国不少地区推广应用均证明效果显著,解决了药剂供应问题,扩大了防治面积。田间残效试验证明,不同浓度的666粉剂,在羽化盛期前2天施用,均能毒杀羽化盛期的成虫;但如在前5天施用,除1%粉剂效果较好外,0.25%及0.5%粉剂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