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在生长发育期间每年都要损失约20%的球花,球果。损失的主要因子是霜冻,鼠害和虫害。霜冻多发生在4-5月球花和幼果阶段;鼠害主要发生在7-8月成果阶段;虫害则贯穿于球果的发育始终。结实丰年种子损失40%左右,结实欠年种子损失达95%以上。本文分析了球花、球果、种了损失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内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一)名称:中名: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落叶松种子小蜂。学名:Eurytomalaricis Yano(二)分布国内: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相似文献   
3.
微波加热快速杀灭林木种实害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波加热杀灭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速度快、效果好、无残毒、无污染、操作简便,是口岸旅检、邮检工作中除害处理比较理想的方法。应用 ER-692型或 WMO-5型微波炉,每次处理种子1~1.5kg,加热至60℃,持续处理1~3分钟,可100%的杀死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黄连木种子小蜂、紫穗槐豆象的幼虫,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痣小蜂、柠条豆象、皂荚豆象的幼虫和蛹。不同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落叶松、柳杉、刺槐、黄连木、紫穗槐、柠条、皂荚等林木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温度在70℃以上,持续处理1~5分钟,对种子的发芽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上述7种林木种子在苗期的生长影响不大,温度在70~80℃,持续处理1~5分种,被处理的林木种子,在苗圃播种后,出苗不整齐,较对照晚2~3天,但4个月后,苗高、地茎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实害虫熏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国内林木检疫工作中经常遇到的8种林木种子携带的9种检疫性害虫为对象,进行了室内熏蒸试验、室内重复熏蒸试验、产地熏蒸试验。提出了溴甲烷、硫酰氟、氯化苦、磷化铝在-10~0℃、1~10℃、11~20℃条件下,熏蒸处理供试各种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安全有效 CT 值。测定了紫穗槐、落叶松、柠条、黄连木、刺槐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对溴甲烷、硫酰氟、磷化铝的吸附量以及这三种熏蒸剂在这5种林木种子内的解吸速度。同时还测定了溴甲烷、硫酰氟、磷化氢、氯化苦在常温条件下,在散装黄连木、落叶松、柠条、紫穗槐、刺槐种子内的渗透力以及氟、氯、溴、磷在食用黄连木种子内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5.
森检工作中的“把关”与“服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处理好“把关”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则是森检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课题。本文从森检法规、森检技术、森检工作人员素质和森检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国外24种检疫性林木、园艺种实害虫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和简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背景,以植检机构、植检法规、植检对象的变更为主线,记述了各个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植物检疫的发展状况,记录了我国植物检疫工作从孕育到产生,从发展到昌盛的历史进程,以供世人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 真空熏蒸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检疫除害处理措施。它与常压熏蒸相比,大大缩减了熏蒸时间,适合于口岸旅游检疫、小批量林木种子邮检的除害处理。真空熏蒸实质上是减压熏蒸。根据真空的原理,抽出熏蒸消毒机腔体内的空气,使之达到所需的真空度,然后输入一定量熏蒸剂来达  相似文献   
9.
试验证明,软X射线摄影以8 DIN黑白文件反拍胶片和3号放大纸为感光材料效果最佳。利用国产Hy-35型农用软X光机,在一定条件下,可摄制出隐蔽在直径1—32毫米种苗组织内部害虫的清晰照片。此项检验技术为隐蔽性种苗害虫的检疫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背景,以植检机构、植检法规、植检对象的变更为主线,记述了各个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植物检疫的发展状况,记录了我国植物检疫工作从孕育到产生,从发展到昌盛的历史进程,以供世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