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旱情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的旱情成灾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展水库汛限水位研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干旱规律及预测预报研究、节约用水、控制水体污染、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等干旱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2.
汾河水库淤积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库淤积是水库所控制的流域上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水土流失的结果.汾河水库淤积的沙量约94%来自汛期,依据1963-1987年的资料,建立了汾河水库自然驱动力情况下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汾河水库淤积影响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水库淤积有减少的趋势,淤积除受自然因子驱动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也是水库淤积的主要因子.1988年后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后,人类活动对减少水库淤积的贡献率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水库的淤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洪水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破坏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洪水对下垫面、水环境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启发人类要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使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小水电站的经济承包责任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经验,但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据调查了解,有的地方只顾眼前利益,把电站收入分光吃尽,有的电站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对晋东南地区一个县的几个小水电站进行调查,不符合财务开支、乱借乱用的现金竟达56万元;有的地方电站利润分配不合理,没有贯彻中央“以电养电”的方针。我们认为村、乡、镇办的小水电站,承包责任制需要不断进行改  相似文献   
5.
汾河流域降水及旱涝时空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1956-2000年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技术分析年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降水主要有3种典型分布类型,即"全体一致型"、"南北反相型"、"上下游与中游反相型".其中,第1种分布型占主导作用,其相应的时间序列和年均降水序列形状基本相似,趋势皆减少.此外,采用Z指数旱涝指标划分了汛期旱涝状况和等级,结果显示,汛期异常旱涝主要发生在8月和6月.  相似文献   
6.
人工降雨缓解旱情及典型增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腹部盆地大气层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状况和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实践经验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选择1998年4月27~28日山西省南部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典型人工增雨作业过程效果评价,结论为作业后累积增雨率在第480min时最大,为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汾河流域内154个雨量站1971—2010年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利用GIS地统计模块和MK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汾河全流域及其上中下游4个空间尺度的降水量在年、四季和汛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汾河流域的年、夏季和汛期降水量均呈不显著的递减趋势,春秋冬三季降水量均呈不显著的递增趋势;空间上,由于地形原因,汾河流域上游与其他尺度的年、夏冬季和汛期降水量分布表现相反;汾河流域的年、夏秋季和汛期降水序列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79年居多)发生突变,之后降水基本呈不显著的递减趋势;春季降水量在1973年附近开始突变,80年代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在1973年附近开始突变,1999年后呈显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