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为明确广东省油茶品种(系)对炭疽病的抗性及引起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对广东省肇庆市、广州市和韶关市的149个油茶品种(系)进行田间抗性调查,从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致病菌,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并结合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扩增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有93.29%的油茶品种(系)发生炭疽病,3个调查地油茶炭疽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8.86%~24.25%,较抗病的油茶品种(系)占调查总数的53.02%,感病油茶品种(系)占调查总数的46.98%。其中,海南3号、长林400号和湘林89号等10个品种(系)表现为近免疫,揭阳5号、桂14号和湘林350号等16个品种(系)表现为高抗,赣5190号、湘林27号和岑软11号等53个品种(系)表现为中抗,赣兴46号、赣州S4号和赣州R10号等36个品种(系)表现为中感,岑软11-3000号、长林53号和湘林67号等34个品种(系)表现为高感,其中岑软11-19号发病率高达65.00%。共分离获得油茶炭疽病致病菌25株,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于GAPDH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中24株鉴定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1株鉴定为为暹罗炭疽菌C. siamense。筛选的油茶抗病品种(系)可作为广东省油茶良种选育材料,且该省油茶炭疽病主要由果生炭疽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磷是限制辣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酸性土壤严重缺磷的华南地区,施用溶磷菌 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态磷的有效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辣木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 分离溶磷细菌并通过透明圈法筛选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初步筛选有解磷能力的菌株。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 16SrD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鉴定优势溶磷菌。【结果】初步筛选到 19株具有解有机磷和 10株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 对卵磷脂和磷酸钙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 26.95、13.48 mg/L, 溶磷量与 pH 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筛 选了优势有机和无机溶磷菌菌株各 2 株,分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 此外,16S rDNA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分离的辣木根际土壤微生物溶磷菌主要为类芽孢杆菌属、贪铜菌属、杆 菌属、细杆菌属、根瘤菌属、根瘤菌等,其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最高。【结论】分离筛选的优势溶磷菌可用于 溶磷菌肥的开发和应用,为改善辣木根系环境和提高生产力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