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在室温和土壤水饱和条件下,涕灭威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渗淋和上行迁移作用。由于涕灭威及其代谢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土壤有机物对其吸附性较小,涕灭威较易于随土壤重力水渗淋,但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渗淋速度是不一样的。在涕灭威的上行迁移试验中,当水份尚未饱和时,土壤毛细管作用是主要因素;土壤水份饱和后,药剂的移动速度急剧下降,上行迁移速率将主要取决于水分蒸发等环境条件。研究证明,涕灭威具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灌胃和饲料染毒叶青双对鹌鹤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叶青双对雌、雄性的急性经口LD_50分别为3578和2960mg/Lg,属低毒农药。使鹌鸦消瘦和对脑及全血胆碱酯酶的影响可能是叶青双的主要作用形式。叶青双对产蛋率有可逆性抑制作用,对脏器系数无影响。本研究认为,叶青双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对鸟类不具急性和亚急性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新杀菌剂叶青双对水蚤毒性的测定方法和结果。3个水蚤群对K_2Cr_2O_7标准对照药剂试验24hLC_(50)分别为1.41,0.58和8.93mg/L。叶青双对符合ISO要求的1号蚤群的24,48和72hLC_(50)分别为197.8,110.2和78.2mg/L。6.4×10~(-6)以下浓度叶青双对水蚤繁殖无影响。3个水蚤群耐受叶青双次序与耐受K_2Cr_2O_7次序相一致。叶青双对水蚤属低毒或近似无毒农药。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外文献报道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涕灭威的环境化学性质。概括了涕灭威的非生物降解特性;土壤类型、湿度、状态和土壤微生物相等因素对其消解的影响,涕灭威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作用及机制;室内和田间试验对其淋溶和横向迁移以及挥发性能的评价和结论;涕灭威在水体、土壤和多种作物上的残留性状,在鱼体中的生物富集作用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章最后总结了涕灭威的环境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综述了涕灭威的若干毒理学性质,内容包括涕灭威在生物体内的转化途径,排泄方式和毒理机制,以及药剂对动物的急慢性毒性,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对生殖和动物行为的影响与对人的毒性等。  相似文献   
6.
7.
新杀菌剂叶青双对鹌鹑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了灌胃和饲料染毒叶青双对鹌鹑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叶青双对雌,雄性的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3578和2960mg/kg,属低毒农药,使鹌鹑消瘦和对脑及全血胆碱酯酶的影响可能是叶青双的主要作用形式,叶青双对产蛋率有可逆性抑制作用,对脏器系数无影响。本研究认为,叶青双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对鸟类不具急性和亚急性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涕灭威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了涕灭威及其有毒代谢物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并对文献报道的方法作了改进。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5—105%。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0.006ppm和0.004ppm。两年内在8个地区进行涕灭威在棉花上的田间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涕灭威主要滞留在0—10cm的土壤中,最高检出量为0.039ppm,而残留量与施药量呈正相关;在施药量大于1.2kg/ha时,棉籽中有涕灭威检出,平均检出量为0.023ppm,最高检出量为0.035ppm。  相似文献   
9.
南方稻区使用噻枯唑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在推荐剂量下,叶面喷雾,早、晚稻(叶)上残留随时间呈指数型模式降解,半衰期(T_1/2)1.34-4.33d。水稻全生长期使用8次之内,距收期20d,在稻米、谷壳中最终残留量皆低于MRL值一个量级水平,从防治效果和安全使用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