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用P~(32)每毫升25量μci的剂量标记松毛虫赤眼蜂,室内测定P~(32)放射性强度:50头成蜂为466~642cpm,20粒柞蚕卵为109—117cpm。P~(32)标记对成蜂寿命、繁殖力、性比均无不良影响。苹果园P~(32)标记放蜂表明:苹果小卷叶蛾的卵块寄生率达96%,即粒寄生率93.09%。在寄生卵块中有73.91%的卵块测出P~(32),平均每块的放射性强度为14.34cpm,说明是人工释放的效果。有26.09%的寄生卵块未测出P~(32)或很弱,此为自然赤眼蜂所寄生。  相似文献   
2.
经室内测定 ,3 %克菌康对苹果轮纹病、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药液浓度为 5 0~ 10 0mg/L ,其抑菌效果为 81 6 7%~ 10 0 % ,对苹果炭疽病菌抑菌效果稍差 ,仅为 6 3 73 %~ 76 15 %。田间试验表明 ,3 %克菌康 6 0 0~ 80 0倍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达 85 %~ 92 % ,稍优于或相当于常规防治  相似文献   
3.
生态苹果园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苹果害虫优势种群变动情况及其发生特点,提出了生态苹果园害虫可持续治理的策略和方法。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苹果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主要包括苹果园生草培育天敌、保护麦田天敌,控制苹果园蚜虫、释放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果实套袋、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等。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与对硫磷微胶囊剂混用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表明,在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出土期和第一代脱果期,采用白僵菌(1.3公斤/亩)和对硫磷微胶囊剂(0.2公斤)混合液各喷洒地面两次,虫果率仅有0.75%,比单用对硫磷微胶囊剂或辛硫磷乳剂各0.5公斤/亩,虫果率分别降低66.1%和93.2%。  相似文献   
5.
杀铃脲、爱福丁等生物制剂防治苹果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铃脲、爱福丁等生物制剂防治苹果害虫试验陶训,冯建国,庄乾营,张安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屈增明,蒋桂福,吕家勋(苍山县农业局)(栖霞县植保站)苹果园长期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无公害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6.
1993-2000年笔者研究组装应用了以保护利用天敌、果实套袋、科学使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为主要内容的无公害苹果病虫综合治理技术,基地示范面积6 700公顷,推广面积58.4万公顷,防效好于常规防治,基地苹果中农药残留均低于国家标准,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螟虫长距茧蜂生物学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螟虫长距茧蜂是玉米螟幼虫的重要天敌,一年发生2—3代,以卵或低龄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自然寄生率为30—40%,最高70%。该蜂为多胚生殖昆虫,主要寄生1—4龄玉米螟幼虫,以3龄寄生率为最高。一头玉米螟(3龄)可育蜂39.12头,一头雌蜂可寄生玉米螟11.7头,繁殖子代460.05头。试验证明:人工繁殖和释放可提高田间玉米螟寄生率。  相似文献   
8.
<正> 在证明对硫磷微胶囊剂对白僵菌孢子发芽率和菌丝生长均无不良影响的基础上,于1988年进行了白僵菌与对硫磷微胶囊剂混用防治苹果园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每平方米施白僵菌300亿、600亿和900亿孢子(分别为2、4、6g菌剂),供试虫死亡率分别为66.67%、83.33%和90%,而300亿白僵菌孢子加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自然感病的桃小食心虫越冬虫(茧)中,分离筛选出白僵亩高效菌株B—66号。经水泥池和罩树接虫试验以及3万余亩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越冬幼虫出土始盛期和盛期各防治1次,每亩次用量为2公斤菌剂+25%对硫磷微胶囊0.15公斤,兑水150公斤,在树盘下均匀喷雾,喷后覆草,幼虫僵死率达85.6~93.55%,成虫诱捕量和落卵量分别减少70.98~86.06%和83.95~98.14%,平均虫果率仅有0.73%。  相似文献   
10.
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优良杀菌剂,田间施用浓度以400~600倍液为宜;克菌康与有机合成杀菌剂交替施用,能提高防治效果;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