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9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广宁县竹子资源培育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宁县竹林资源及其分布进行了概述,探究了广宁县主要乡土竹种:青皮竹、茶秆竹的培育技术.分析了广宁县竹林资源的应用情况,试图阐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宁县竹林资源的研究方向和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松苗立枯病是东北地区针叶树育苗上的重要问题,其中以落叶松、樟子松、和红松等幼苗发病较重,油松和赤松等幼苗发病为轻。幼苗发病征状有土内腐死、猝倒、立枯、地上腐烂、和一、二年生大苗发生枯萎落叶等五个类型。诱致松苗发生侵染性立枯病的病菌,有 Rhizoctonia、Pythium 和 Fusarium等三种菌类,其中 Rhizoctonia 尤为主要。松苗立枯病发生的轻重与育苗措施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或位于山脚下坡的苗圃或苗床,一般发病较重。种子经雪藏混砂催芽处理后,能提早种子萌芽、出土和齐苗,有降低发病程度的作用。光照多少对幼苗发病有影响。根据苗圃的调查观察,全光育苗发病率低,遮蔭育苗发病率高;但在沈阳试验结果还不能证实这一点,相反的半遮蔭育苗要好些。  相似文献   
3.
根据六年来的资料分析,在东北各地松苗立枯病发生的开始时期,一般多在5月中旬,北部则稍迟;流行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间,为期将近一个月;发病休止期约在7月初旬至8月中旬,差异比发病开始时期大。病害发生延续期约45—82天,平均发病期为61.4天。红松幼苗发病与流行盛期较晚,与樟子松和落叶松有所不同。三种立枯病菌病苗的出现时期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丝核菌(Rhizoctonia)病苗发生最多在土温18—22℃,腐霉菌(Pythium)在17—22℃,镰刀菌(Fusarium)在23—28℃,所以一般早期发生的病苗主要为丝核菌侵染所致,其次为腐霉菌,在后期则多数为镰刀菌,但如早期土温较高时,亦有较多的镰刀菌病苗。总的发病土温范围是11—30℃,适温为18—25℃,红松幼苗的发病土壤适温还要高些。松苗立枯病在东北地区的流行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影响。松苗在生长感染期间,如遇雨量大和次数多或土壤含水量高时,则有利于发病,几天后在流行曲线上即可出现发病率的高峯。土壤温度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限制因素,因为在幼苗生长期间,土温范围都适宜于立枯病的发生。在同一地区的发病期间,苗床土壤 pH 值的变动并不显著,故在同一地区病害流行与 pH 值关系亦不大。当年病害发生总百分率的高低,除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病害发生延续期长短的影响。如发病延续期久,则总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