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评估吡虫啉药剂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对目前中国水稻上登记使用的吡虫啉单剂品种进行了梳理,基于风险评估保守性的原则,归纳出不同剂型产品所适用的施用量,采用Top-Rice模型和风险商值 (RQ)法,对现有吡虫啉单剂产品进行了水生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6月,近3年中国水稻上登记的有效吡虫啉单剂产品共375种,其中可湿性粉剂(WP)占比最大,为56.53%;其次为可溶液剂(SL),占11.47%;乳油(EC)、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微乳剂(ME)、悬浮种衣剂(FS)、泡腾片剂(EB)、片剂(TA)、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 分别占9.87%、8.27%、8.00%、3.73%、1.33%、0.27%、0.27%和0.27%。水生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7种吡虫啉单剂产品在各种场景-时间点施用后,其预测环境浓度(PEC)范围为质量浓度0.19 ~ 51.28 μg/L;在现有登记施用条件下,对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急性暴露风险均可接受;就慢性暴露风险而言,对鱼类和初级生产者的慢性暴露风险均可接受,而对以大型溞和溪流摇蚊为代表的无脊椎生物,仅13.58%的模拟组其 RQ 值小于1,故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登记的施用方法,吡虫啉单剂产品在水稻上使用时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需要说明的是,为综合评价吡虫啉单剂产品对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本研究中对施用方法的取值分析偏保守,且由于代谢物数据不充分,使得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农药登记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第3部分:鸟类》中的暴露分析模型及美国环保署的SIP模型和STIR模型,分别从经食、饮水和吸入3种途径对残杀威、虫螨腈、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杀螟硫磷、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种农药对鸟类的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农药的登记作物信息及其用药数据来源于 “中国农药信息网”,鸟类的毒理学数据源于美国环保署、欧洲食品安全局、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以及农药特性数据库。评估结果表明:经食途径暴露后,残杀威对鸟类的初级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对鸟类的初级长期风险为可接受,敌敌畏、虫螨腈、敌百虫和杀螟硫磷对鸟类的初级急性、短期和长期风险均不可接受,马拉硫磷对鸟类的初级短期和长期风险均不可接受,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鸟类的初级急性、短期和长期风险均可接受;通过饮水途径暴露后,虫螨腈和茚虫威对鸟类的急性和慢性风险无需关注,其余6种农药对鸟类的急性和慢性风险需引起关注;通过吸入途径暴露后,只有敌敌畏的挥发吸入风险需引起关注,其余7种农药对鸟类的雾滴吸入和挥发吸入风险均无需关注。综上所述,8种林业常用农药中,仅茚虫威通过经食、饮水和吸入3种途径暴露后对鸟类的风险可接受或无需关注,因此,除茚虫威外,其余7种农药在林业上使用时对鸟类的风险均需加以关注。评估结果可为今后这8种农药在经济林中安全施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对我国鸟类风险评估方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但本研究开展的仅为初级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较为保守,后续还可通过开展相关调查及毒理学研究,进一步优化评估参数,获得更为精确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