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该文探讨了荒漠地区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schul-sky幼虫的食叶量。人工模拟不同摘叶强度对胡杨高、径生长量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F>F0.01,D>D*,摘叶30%、50%与摘叶100%之间高、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掌握了胡杨100cm标准枝承受的害虫幼虫数及允许受害密度,建立了胡杨幼树单株材积生长量的一元回归方程:Y=27.68181+25142.35957X。提出天幕毛虫幼虫防治指标:3.4头/100cm标准枝,投入防治费用等于挽回经济损失的危害比例为33.4%,即害虫幼虫危害大于摘叶33.4%以上,则应立即防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额济纳绿洲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滴灌后形成的湿润区在平行于毛管方向上较大 ,垂直于毛管方向上较小。紧靠滴头的土壤含水量最高 ,随着离滴头在各个方向上距离的增加 ,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苗期和吐絮期棉花生长主要消耗土壤水 ,滴灌前土壤水分可分活跃层、较稳定层和缓慢变化层 ,滴灌开始后 ,土壤水利用量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减小 ,土壤水分活跃变化层下移。所有水分收入均用于棉花蒸腾和棵间蒸发 ,且随着灌水量增加 ,耗水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