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红桔浮皮防治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青绿霉菌是柑桔果实贮藏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对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拮抗菌筛选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菌(P.digitatum)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提供。 2.培养基:BPA.NYDA、NYDB、PDA 3.样品:柑桔叶片、果皮、根系和根际土壤、南充地窖表层土。 4.筛选方法:从77份样品中分离纯化187个菌株,在培养基上作拮抗效应一级鉴定,以  相似文献   
3.
冷冲击处理对番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绿熟期的渝抗2号番茄(var.communeBailey)为材料,0℃的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强度(1h,2h,3h,4h)对番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对贮藏期间番茄红素含量、失重率、腐烂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一种较适合本品种番茄的冷冲击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4.
青绿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之一。化学防腐剂有残留性中毒、污染环境、破坏果实自身防御体系和长期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抗性等弊病。本文将从柑桔根系附生物中筛选出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拮抗菌D67—2配制成浓度为5×10~6、  相似文献   
5.
红桔果实浮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贮藏期间红桔浮皮果实和未浮皮果实的组织学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表明:浮皮果实的果皮组织变得松散,致密度和完整度降低。与未浮皮果实相比,浮皮果实果皮中的果胶甲酯酶(PE)活性增高,原果胶的降解过程加快,Ca~(++)含量明显减少。采后用100ppm赤霉酸(GA_3)溶液处理红桔果实,明显降低果实浮皮率和果胶甲酯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Ca(++)水平,延缓原果胶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浮皮是红桔贮藏期间最严重的生理病害,是红桔长期贮藏的主要限制因素。一般认为浮皮的发生与柑桔品种、栽植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并受采收期、采后处理和贮藏条件影响甚大。1987~1989年我们对采后防浮皮措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柑桔果实采后主要生埋病害褐斑、浮皮枯水及水肿的成因,与果实正常生理代谢失调、果汁中积累大量的乙醇和乙醛密切相关。采用植物激素处理和适宜的贮藏条件均有良好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贮藏保鲜技术的探讨包括二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对浮皮的控制,二是降低腐耗。1987~1989年我们曾进行了二年的防浮试验,发现采后预贮、GA_3、钙盐及降低洗果液pH等措施均有明显的防浮效果。本试验(1989~1990年)在以上防浮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防腐剂的组合与筛选,以探讨同时具有防浮和防腐效果的采后处理技术,及相应的贮藏工艺。  相似文献   
9.
拮抗菌D67-2(Pseudomonas sp.)是从柑桔根系附生微生物中分离筛选的对柑桔青绿霉菌有拮抗作用的假单孢杆菌。用5×10~6、5×10~7和5×10~8个菌体/毫升3种浓度的拮抗菌D67-2悬浮液处理锦橙果实,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经100天贮藏试验表明,拮抗菌D67-2对青绿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浓度为5×10~8个菌体/毫升的处理效果与500ppm多菌灵相当;该拮抗菌处理对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和外观内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