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我县旱地“麦玉苕”种植制中产值最高的主体作物,一般3月10日左右播种肥球育苗,7月20日左右收获,全生育期135天左右。玉米纹枯病是我县玉米病虫中损失最大的病害,常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0%左右,自1986年有记载以来,近年有加重发生的趋势。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考核产量,抄录气象资料,研究发生规律,探讨测报技术,现报告如下。(一)病情的发生消长1987年在始病期和玉米成熟期普查病情,1988开始,每年选择本地主栽品种中单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与白背飞虱同田发生密切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穗蚜是我市小麦上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频繁大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为了探索一种防治小麦穗蚜的新药剂,1991—1992年我们对新近开发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抗蚜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江阴市中港有机化工厂生产),每亩10、15和20克;40%氧化乐果(江苏海门农药厂生产)每亩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的防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其为害;药后21 d,白穗率控制在0.09%,虫伤株率控制在0.3%,残虫防效达86.0%.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纹枯病和白背飞虱是水稻常年发生的主要病虫之一。纹枯病1988年以来偏重发生,白背飞虱1980-1991年中等以上发生的频率占70%。我们在测报调查中发现同田内纹枯病和白背飞虱的发生具有相关性。1991年7月25—26日在测报基点的城西乡进行定量调查纹枯病的病情和白背飞虱的虫量,此时两者为发生高峰期,水稻品种汕优63正处抽穗期,选择未施药田块,目测纹枯病发生轻、中、重3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