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文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认知价值三方面对《西藏茶文化》这部专著进行了梳理解读,阐释了作者全景式构建的社会学视域下的西藏茶文化知识体系的理论意义,评析了作者所揭示的西藏茶文化发展中独特的具体经验、核心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从人才培养角度,归纳总结了作者提出的促进当代西藏茶文化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关系和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合理、准确的耦合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探讨其内部运行规律将有利于人类加深认识变化中的旅游活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文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旅游活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研究框架,探讨受外界及自身干扰下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动态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 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 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区域旅游流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运用GIS软件的空间统计分析工具,从全国范围、省域、南北、东中西不同地域等尺度研究了我国世界遗产的宏观地域分布,结果表明: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整体呈现出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趋势;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以四川和云南最多;文化遗产多分布于东部地区,北京是我国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遗产数量相当。  相似文献   
5.
鱼梁洲生态开发项目位于崔家营库区,该河段为典型的鹅头型分汊河段,并在北汊有支流唐白河入汇。本文针对崔家营库区特点,考虑分汇流情况,运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工程前后库区泥沙淤积情况及其对洪水位的影响。计算成果表明,因崔家营电站为低水头径流式航电枢纽,库区淤积变形不大,且鱼梁洲生态开发项目对库区泥沙淤积以及洪水位的影响也不大。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可以为鱼梁洲生态开发项目的防洪论证以及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