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研究用真菌U-微管蛋白基因的通用寡聚核苷酸引物B1和B3,扩增并克隆了一段821 bp的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U-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该序列设计了F.graminearum U-微管蛋白基因的特异性测序引物,测定了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不同抗感菌株的U-微管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不同F.graminearum菌株的U-微管蛋白的165,198,200和257位氨基酸未发生突变,在克隆的片段内也未发现核苷酸突变引起的氨基酸改变。表明该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与目前已知的其它真菌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克隆了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油菜菌核病菌(Sch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炭疽病菌(Ca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ies)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病原菌的9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进而与典型模式菌粗糙麦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4种病原真菌β-微管蛋白序列与粗糙表孢霉具高度同源性;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Glu突变为Ala,是导致上述病原菌产生对多菌灵(MBC)抗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其他抗多菌灵真菌一致,且与乙霉威(NPC)之间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但小麦赤霉病MBC^S和MBC^R菌株的β-微管蛋白序列完全一样,且与NPC之间不存在负交互抗性,有关小麦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集、分离获得江苏省通州市4乡镇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tum)的223个菌株,对多菌灵(MBC)和乙霉威(NPC)的敏感性测定得到2种表型,其中143个菌株为MBC^S NPCH^HR,其余80个菌株为MBC^HR NPC^S,后者对温度7—28℃不敏感。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通过与抗药性相关的β-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克隆S.sclerotiorum 6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获得大小为874个碱基、编码273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与典型模式菌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序列比较发现具高度同源性。研究证明S.sclerotiorum的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是导致油菜菌核病病原菌产生对多菌灵抗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其他抗多菌灵真菌一致,与乙霉威之间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群体动态及其治理药剂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1986-2001年,以10μg.mL^-1多菌灵作为鉴别剂量,在PSA含药平板上监测了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湖北省13个县市共19491个小麦赤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群体分布与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江浙沪地区的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存在着不同比例的抗药性菌株,湖北水发现抗药性,可控制抗药性群体发展的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戊唑醇、咪醇胺与多菌灵不具交互抗性,对赤霉病抗药和敏感菌株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这两种杀菌剂可阻止对多菌灵抗药病原群体的发展,作认为戊唑醇和咪鲜胺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单独使用或与多菌灵混配使用,对于治理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芦笋茎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江苏及山东6省芦笋茎枯病菌单孢菌株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等的研究,结果表明:6省菌株的培养性状有些差异,但分生孢子形状、大小及其对芦笋致病力等方面则基本一致。各菌株在芦笋茎段等5种培养基上均可形成α、β和中间类型3种孢子,证明中国芦笋茎枯病菌同属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各菌株α孢子大小为5.0~12.5×1.8~3.8μm,β孢子为17.5~26.0×2.0μm,中间类型孢子为12.0~16.0×2.5~4.5μm。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生长高限温度为3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