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枣林露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2年和2013年叶片湿度传感器(LWS)、温湿度仪、热扩散式探针(TDP)、中子仪实测的露水强度、冠层温湿度、树干径流、土壤水分及气象站监测的气象因子,分析了枣林生育期内露水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与水资源输入、输出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枣林露水量随生育期变化呈现递增趋势,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露水总量分别为31.31、37.87 mm,分别占同期降水量、蒸腾量和蒸发量的6.87%、10.00%、17.65%和7.90%、15.00%、17.90%,露水量日平均值分别达0.44、0.47 mm。此外,露水量具有发生频率高、稳定性强、重度露水量(大于0.20 mm)比重大的特点。在枣树全生育期内,露水量作为水资源输入项会引起蒸腾量在果实膨大和成熟期显著降低(P0.05),但对蒸发量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露水是该区枣林重要水源,是水量平衡中不可缺少的输入项。  相似文献   
2.
郭旭新  赵英 《蔬菜》2005,(7):37-37
滴灌已成为当前菜农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大棚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包括滴灌带、滴灌管、滴头等)及其它附件组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灌水器常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借助绥德2000-2014年逐日的气象数据,基于Hargreaves、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及同一套降水资料计算,获得不同时间尺度(月、半年和年)3种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比分析上述3种SPEI的差异并选取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的SPEI,而后采用SPEI分析干旱特征,并利用通径法分析气象因子对SPEI敏感性。结果表明:1)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的SPEI(SPEI-PM)能够准确反映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事件,与SPEI-PM相比,基于Hargreaves和Thornthwaite的SPEI值偏低,计算误差为0.26~0.38;2)干旱变化呈现减弱趋势,短时间尺度上(1和6个月)SPEI-PM值变化频繁,长时间尺度上(12、18和24个月)SPEI-PM值变化幅度小且变化周期长;3)在月、半年和年尺度上对SPEI-PM影响程度最大的气象因素分别为气温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4.
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灌溉和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于2016—2017年在陕西省眉县猕猴桃园试验地分别布设地面灌溉+除草(Ⅰ)、地面灌溉+自然生草(Ⅱ)、滴灌+除草(Ⅲ)和滴灌+自然生草(Ⅳ)4种处理,对试验地0~50 cm土层的土壤机械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Ⅲ处理使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砂粒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0.02~0.24g·cm~(-3)和0.36%~5.25%,使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黏粒质量分数和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分别增大了0.17%~7.17%、0.59%~2.53%、0.99%~7.15%和0.01~0.13;Ⅳ处理在0~3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和碱解氮与Ⅰ、Ⅱ处理无差异,显著高于Ⅲ处理10.75~109.55 mg·kg~(-1)和20.74~78.91 mg·kg~(-1)(P0.05),可使0~50 cm土层的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达到猕猴桃施肥标准的丰富、中等及中等水平;与其他处理相比,Ⅳ处理可使0~50 cm土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增加了1.21%~2.66%,土壤粉粒质量分数减少了0.81%~1.41%,使土壤分形维数显著增加(P0.05),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大,达0.619。因此,滴灌+自然生草(Ⅳ)的管理方式是猕猴桃园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秸秆资源的价值并予以利用,在麦田、芫荽地盖草来保温保湿使其安全越冬。发展至今,秸秆覆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应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但持续时间不长,露地果菜类蔬菜可安全越夏,成为该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另外,经过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日益规模化.当地农民适应生产需求,并结合本地气候特点,综合利用温室资源,努力提高农业收入,形成了新的温室利用模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关中地区蔬菜种植户利用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春夏季节进行三位一体栽培,满足并优化了各栽培作物的生长环境,获得丰产高效。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陕北黄土丘陵区林地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水平阶地为对照,进行了填充石子、秸秆、树枝、基质等不同材料的聚水沟保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降雨量小于6mm时,聚水沟内土壤含水量未增加;降雨量在6~10mm时,聚水沟沟底约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出现差异(p0.05);25~40mm降雨条件下,聚水沟两侧垂直40cm以上土层平均储水量较对照差异显著高16.14%,其土壤含水增量表现为:秸秆(4.8%)树枝(3.5%)石子(3.1%)对照(2.4%)基质(2.3%);日降雨量大于40mm时,聚水沟30—190cm土层的拦蓄储水量较对照提高了12.6%~17.5%,此后无降雨时,聚水沟两侧30cm×30cm×70cm体积内大于13%的高水分含量可以维持近一个月;典型136.8mm的月累积降雨对石子、秸秆、树枝、基质覆盖聚水沟内水分扩散影响深度分别为120,160,160,130cm。综合分析,聚水沟内填充秸秆和树枝在增加水分入渗的同时对周边土壤水分的分配及存储效果好于石子和基质。  相似文献   
9.
冬春季节,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多采用膜下暗沟灌水,甚至直接进行大水漫灌,造成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灰霉病发生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而如果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既可节水省肥,省工省力,还能显著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几率,有效保持地温并减轻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同时还具有成本低、易管理、抗堵塞性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甜椒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大水漫灌会使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同时又容易造成田间秋水过多而导致疫病发生,如果采用膜下沟灌栽培,可以有效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疫病发生率,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灌溉次数,还可以防止杂草危害。越夏甜椒膜下沟灌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