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分别测定了嘧菌酯、3种外源硒 (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 对水体模式生物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单一急性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 (AI) 法、毒性单位 (TU) 法和混合毒性指数 (MTI) 法对其联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3个生命阶段对亚硒酸钠的敏感性 (以96 h-LC50 (致死中浓度) mg/L表示,其中mg指硒的质量) 顺序为:仔鱼(1.11 mg/L) >胚胎(1.48 mg/L) >成鱼(13.05 mg/L);对硒代蛋氨酸的敏感性:仔鱼(0.80 mg/L) >胚胎(1.03 mg/L) >成鱼(9.36 mg/L);对纳米硒的敏感性:成鱼(0.48 mg/L) >仔鱼(1.67 mg/L) >胚胎(4.32 mg/L)。除MTI法计算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对成鱼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外,采用AI法、TU法和MTI法计算嘧菌酯与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对斑马鱼成鱼、仔鱼和胚胎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作为多种害虫的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按标准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四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LR50分别为0.0327、6.90、5.00和1.25 g a.i./hm2,其中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对七星瓢虫为高风险性,其余药剂为极高风险;对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35×10-3、0.0129、6.46×10-3和0.127 g a.i./hm2,均属极高风险。本研究为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负效应影响研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 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NAD-MDH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4 μg/mL的TC处理后,菌丝细胞内脂质体显著增多,线粒体结构变模糊。当TC质量浓度升高至30 μg/mL时,可破坏菌丝细胞壁的完整性,且对NAD-M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44.3%,对S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76.7%;而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力随TC质量浓度升高呈U型变化,其中,4 μg/mL的TC对ATPase活力的抑制效果最强,相对抑制率达78.4%以上。研究表明,细胞壁及线粒体可能是TC抑制稻绿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靶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