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麦茬直播稻田草害综防技术体系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本、适于机械化耕作等特点,但直播稻田杂草萌发早、密度大、竞争力强,严重影响直播稻的产量。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必须掌握其杂草群落消长、演替规律,制订综合控制草害的措施。经过2年的试验,筛选了多种直播稻化除配方,建立了化除技术与栽培措施合理结合的杂草综防技术体系。1992年羊尖村265亩直播稻规模经营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示范点用药化除一次,配合其他农艺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直播稻田的草害。较一般化除技术少用药一次,降低化除成本5~8元,并且有安全性好、出苗早、出苗率高、分蘖多等优点。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麦蚜混合种群发生规律与空间生态位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抽穗期以前,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群,季缢管蚜只占1/5左右,两种蚜虫的生态位重叠比较大;抽穗期以后,黍缢管蚜上升为优势种群,麦长管蚜的数量比例逐渐下降,两种蚜虫的生态位重叠较小。造成这种交替变化的原因在于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后宅乡自1983年组建植保专业队伍以来,在不断巩固完善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认真探索植保新技术。1989年秋播时,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农业措施与化学手段,在荡东、金锡两村实施了两个小麦500亩无草害方,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通过了市、县两级植保部门的验收。后宅乡有粮田面积26420亩,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22000亩左右,单产在200~250公斤之间徘徊。分析三麦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措施外,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对三麦单产的影响很大。全乡农田杂草种类计有35科71种。其中在夏熟作物上发生量大、危害重的主要有看麦娘、繁缕、大巢菜等,每年草害面积有300亩左右,除草用工多达500个工日。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三麦产量不高不稳,原因很多,杂草的严重危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等草种所组成的群落危害更为突出。据1987~1988年调查,日本看麦娘和看麦娘之比由80年代初的1:9上升为9:1,平均每平方米达4672株。其为害面积占麦田总面积的37%左右,全市每年因草害损失粮食达5000~8000t,超过了病虫害损失的总和。“三麦要高产、先过草害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麦田“无草害工程”因此发起实施,并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实施过程和措施1.试…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随着省工简化农艺措施的推广,稻茬免耕移栽油菜面积迅速扩大,而草害问题也日益突出。自1983年起,我们针对生产上出现的这一实际问题,开展了稻茬免耕移栽油菜田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1985年已大面积推广应用,1987年推广应用面积7.8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70.9%。 (一)绿麦隆防除油菜田杂草的优点 1.货源充足,成本较低。绿麦隆是国产农药,货源充足。而稳杀得等进口农药,供货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植保服务范围的扩大,加上植保员调动新手多,素质下降,我县的植保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如何把植保工作搞好?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县、乡植保员的作用,吃准虫情,及早汇报,组织好防治工作。为了提高我县植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早掌握了解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调剂农药等物资,“稳、准、狠”地扑灭病虫灾害,1980年起我们以片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