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西省新记录helicotylenchus indicus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浅盘分离法分离采自山西省灵石早熟禾根际土壤的线虫,再用Seihorst法脱水制片,用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其雌虫形态特征为热杀死后呈封闭的C形或螺旋形,背食道腺开口距口针基部球的距离大于口针长度的1/4.食道腺与肠在腹面或侧面重叠.阴门横裂,侧尾腺口位于位端侧区中央;未发现雄虫.其雌虫形态测量值为L=592±59 (517~669) μm,a=25±2.7 (22~28),b=5.8±0.8(4.4~7.1),c=37±5.9 (28~45),c '=1.3±0.1(1.1~1.5),V=60±2.6 (54~63),St=21±0.9(20~23) μm;根据其形态特征和测量值,鉴定为Helicotylenchus indicus Siddiqi,1963,此线虫为山西省首次报道,早熟禾是其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的基础上,结合18S和28S核糖体(r 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采自山西介休市枣树根际土样中的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雌虫热杀死后呈J型或C型,体长3 480~4 366μm,唇区明显缢缩,齿尖针70~82μm,导环距头前端31~34μm,阴门位于体中部,尾短,圆锥形;雄虫未发现;1龄幼虫的替代口针插入齿托内部,尾短,圆锥形,齿尖针44μm,替代口针长度52μm。其鉴定代码为A23-B1-C23-D4-E1-F2-G23-H23-I1-J2-K6。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试验种群的18S和28S区序列与Longidorus pinus相应序列(18S:MF674014~MF674015;28S:MF674016~MF674019)在同一进化枝上,置信度分别达100%和96%。通过形态和分子特征,将该种群鉴定为Longidorus pinus Xu,Ye,Wang&Zhao,2018。Longidorus pinus在枣树上首次报道,枣树为该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3.
南方根结线虫是设施蔬菜上的重要植物病原物,但目前缺乏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从根结线虫罹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生防菌X-20,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10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菌株X-20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X-20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时,当处理浓度1 mg/mL,虫体出现扭曲、僵直变化,内部组织分解;处理1 h后,虫体波动频率降幅47.26%、头部摆动频率波动性变化、虫体弯曲频率成S型变化;处理24 h后,二龄幼虫的体长减少4.68%,口针增加7.64%,透明尾长增加83.90%;J2虫体体液出现外渗,且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时间延长而增加;发酵液甲醇提取物1mg/mL处理虫体,6h后糖含量比对照增加39.10%,甘油含量比对照高出66.67%,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5.73%。由此可见,荧光假单胞菌X-20菌株代谢产物通过破坏根结线虫体壁及虫体内部结构,引起虫体液渗漏,扰乱虫体内糖类、脂类、蛋白类代谢,造成虫体死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山西省窖藏马铃薯和薯蓣块茎中的短体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块茎中分离出的短体线虫形态学特征与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cribneri一致,其SSU序列与P. scribneri美国群体相似性达99.8%。从薯蓣块茎中分离出的短体线虫形态学特征与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一致,其ITS序列与P. coffeae浙江群体相似性达98.8%。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首次在我国马铃薯块茎中发现,咖啡短体线虫首次在山西省薯蓣块茎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山西新记录Tripylina zhejiangensis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浅盘法分离采集太谷自由生活的线虫,经分离并脱水制片后,用微分干涉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和数值测量,并结合LSU和SSU的序列比对鉴定该线虫。结果表明,其雌虫形态特征为热杀死后向腹部弯曲,头部6根长刚毛和4根短刚毛位于同一圈,背部牙齿位于亚腹部牙齿的前端,背部牙齿和亚腹部牙齿形状均呈三角形,大小相似;在亚腹中部有颈刚毛1根;无后阴子宫囊;尾部有1对刚毛;雌虫体长924~1 204μm,a为22~28,b为5.0~6.0,c为16.2~21.2;c′为2.0~2.7;V为65%~67%;雄虫未发现。将其LSU和SSU序列测序后与NCBI中已有的Tripylina zhejiangensis序列比对,相似率分别达100%和99%。根据其形态学和序列特征将其鉴定为Tripylina zhejiangensis,此种为山西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浅盘分离法在山西太谷松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种剑线虫,通过Seinhorst脱水制片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并进行测量,其主要特征为:雌性虫体经热杀死后呈腹面弯曲的"C"形,体长1.71~2.26mm,两端渐细;齿针全长127.3~140.8μm;a(体长/体宽)为35.9~51.4μm,b(体长/食道外宽)为5.8~8.7μm,c(体长/尾长)为50.7~103μm。前卵巢与后卵巢长短相近,尾形近似圆锥形。未见雄虫。对该线虫的rDNA-ITS1,rDNAITS2和28SR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将分离到的剑线虫鉴定为短颈剑线虫(Xiphinema brevicollum),这是山西首次发现报道剑线虫属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7.
南方根结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测定了菌株A-29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死效果和盆栽防效,并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29发酵滤液原液、5倍液和10倍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后,2龄幼虫的致死率在24 h和48 h后达71.09%~95.45%,卵的孵化抑制率4 d时为59.25%~87.86%,其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菌株A-29发酵液处理60 d后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75.00%,番茄植株鲜重、根系干重和植株高度分别增加38.41%、33.52%和20.01%;根据菌株A-29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将其鉴定为假格里尼翁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研究表明,菌株A-29不仅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致死效果,而且对番茄植株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是一株具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