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论文用阿维菌素与氟虫胺进行复配,测试不同剂量比例下对台湾乳白蚁的增效作用及传毒毒杀作用。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氟虫胺按18∶70、42∶30和36∶40的配比下,对台湾乳白蚁的增效作用明显;阿维菌素与氟虫胺按30∶50、24∶60和18∶70三组配比在250 mg/kg下对台湾乳白蚁15d死亡率分别为91.15%、94.08%和97.70%,表明这些组配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好的传毒作用,值得作为白蚁诱杀剂药剂成份应用于台湾乳白蚁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论文对南宁市隆安县板栗林优势种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Tsaiet Chen)菌圃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头钩白蚁的菌圃在板栗林中一般分布在地表下2.0~52cm范围内,主要分布在2.0~31.9cm范围的土层内,约占菌圃数量的91.52%;小头钩白蚁菌圃在老板栗林中的分布主要属聚集分布,在幼年板栗林中的分布以随机分布为主,部分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3.
小头钩白蚁是广西隆安县板栗林和崇左市甘蔗地的优势白蚁种类,近几年常对板栗和甘蔗造成严重危害,给果农和蔗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小头钩白蚁的饵料进行筛选,以期为进一步研制能有效防治小头钩白蚁的毒饵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9种饵料中,小头钩白蚁对竹笋壳III、蔗渣粉和枇杷木的相对反应率最高,分别达到100%、78.9%和42.4%,白蚁对竹笋壳III、甘蔗渣、竹笋壳II和竹笋壳I的取食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通过不同饵料的配比试验发现,单竹竹笋壳作为单剂对小头钩白蚁的引诱力更强,饵料的混配并不能增加白蚁对饵较的取食,表明竹笋壳III可以作为小头钩白蚁的饵料用于毒饵的研制。在饵料中添加10%~15%的糖对白蚁的取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的两种饲养方法。两种方法饲养眉斑并脊天牛幼虫所获得的蛹和成虫的体重与自然界捕获的蛹和成虫均无明显差异。用指形管饲养眉斑并脊天牛幼虫,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能够精确掌握试虫的发育进度,避免圆木段饲养时剖木取蛹或幼虫时易伤害虫体的弊端,该方法饲养出的幼虫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 (Tsai et Chen)]菌圃在蔗田土层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白蚁蚁巢的找寻和巢群大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崇左市驮卢镇和江州镇的甘蔗田中,在小头钩白蚁的发生区域设置7块样地,每块样地采用棋盘式抽样法取样,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法分别测定小头钩白蚁菌圃在蔗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小头钩白蚁的菌圃在甘蔗田中的分布主要属聚集分布,一般分布于地表下5.4~54.2cm的土层中,菌圃在10.0~39.9 cm的土层内分布较集中,约占菌圃总数量的89.16%.[结论]小头钩白蚁的菌圃在蔗田土层中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