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明菌株FTY2的分类地位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采用改进的CTAB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从云南榧新鲜茎叶上分离得到的1株内生放线菌FTY2进行分子鉴定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TY2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放线菌,其发酵液对小麦雪腐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淡色生赤壳菌、腐皮镰刀菌、尖孢炭疽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6株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5.90mL/L、9.48mL/L、11.56mL/L、227.19mL/L、12.35mL/L和61.87mL/L;在121℃下处理30min后,对尖孢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开始大幅下降,抑制率从93.79%(4℃)降至26.73%(121℃);不同pH处理发酵液的抑菌率基本不变,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
苦皮藤内生放线菌YDG17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设计对苦皮藤内生放线菌YDG17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以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YDG17菌株产抑菌物质的最适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2.00 g/L,小米28.77 g/L,蛋白胨3.00 g/L.发酵条件为:pH值7,250 mL三角瓶装60 mL发酵液,接入6×107CFU/ mL菌种,32 ℃培养120 h.发酵条件优化后,菌株抑菌圈直径为26.5 mm,是优化前的1.2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霉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木霉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 cm。其中哈茨木霉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霉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深绿木霉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康氏木霉8701,深绿木霉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霉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霉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进而起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稚凡  黄伟  谢津  李靖 《江西植保》2013,(3):265-268
活性筛选是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第一步,在生物农药、抗菌素及天然药物开发颇为急切的今天,对微生物抑菌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小麦雪腐病菌(Typhula incarnate)等10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分离得到的20株链格孢菌(Alternariaspp.)进行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对10种植物病原菌有广谱抗性的链格孢菌4株,编号分别为SWFC0364,10102,0845,5828,其中菌株0364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小麦雪腐、梨黑星、三七丝核的抑菌圈直径均达到2cm以上,该研究结果为活性物质的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昆明地区石楠锈孢锈菌( Aecidium pourthiaea)上的重寄生现象并对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验证和鉴定。结果显示:石楠锈孢锈上的重寄生菌在7月底逐渐发生,其自然重寄生率从10月中旬开始快速增长,12月中旬达到高峰。石楠锈孢锈的重寄生菌包括链格孢属( Alternaria spp.)、拟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opsis sp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的真菌及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等多种,其中重寄生效果及对锈菌寄主植物安全性最好的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的SYP22菌株和枝孢属的SYC23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