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实验室笼内研究表明,容器水面覆盖细绿萍可阻止库蚊在其中产卵,但对中华按蚊产卵无显著作用。1987年在湖南桂东县对放养细绿萍的稻田观察结果,库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明显比对照田为低,而且随着覆盖面积比例扩大而下降率愈大,当覆盖面积达到95%时,平均下降率达78.96%,但对按蚊幼虫密度下降率甚微,这与实验室观察结果相符。在桂东县,养萍稻田每亩可收鲜萍1500-2000公斤,可用作禽畜饲料或其他作物基肥。养萍稻田也可使稻谷增产8%左右。由于养萍既可减少库蚊幼虫孳生,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在稻田蚊虫综合治理中值得采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满江红对蚊虫孳生影响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表明,水面完全覆盖满江红能阻止凶小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在其中产卵,即便1/2—2/3水面覆盖满江红也可明显减少雌蚊在其中产卵,但这对中华按蚊产卵的影响不明显。水面完全覆盖满江红对后者4龄幼虫和蛹的发育羽化则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不少国家在稻田放养满江红作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源,因而它有可能利用为防治稻田蚊幼孳生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4.
1984年5—10月,湘西北双季稻田养鱼,降低了稻田孳生蚊虫及成蚊密度。特别在蚊虫发生季节高峰时期效果明显。7月底、8月初,蚊幼虫的相关密度指数(RPI)分别为23.3和24.6,防制率达76%和70.4%。成蚊的相关密度指数为23.2,防制率为76.8%。稻田养鱼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稻田蚊虫综合防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苏云金杆菌H—14对我国8种重要病媒蚊种,即3株埃及伊蚊、6株白纹伊蚊、黄斑伊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及嗜人按蚊的幼虫的毒力测定,从24小时结果可看出,淡色库蚊最敏感,其次是白纹伊蚊的宜兴株和广东海南株,LC_(50)分别为52.5,57.0和64.5国际毒力单位/立升水,最不敏感的是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对嗜人按蚊24小时LC_(50)约为48小时的5倍,别的蚊种则的为2倍。  相似文献   
6.
在整理西藏虻科标本时,发现斑虻属(Chrysops)一新种及虻属(Taba-nus)一新亚种,它们是:Chrysops intercalatus sp.nov.和Tabanus auriseto-sus didongensis subsp.nov.。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