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测定了自然感染花叶病毒(x y)的马铃薯男爵品种在不同地理(北京和克山)、季节(春播和秋播)和人工控制的土温(25°及15℃)三类条件下形成的退化及未退化块茎中的总氮(TN)、非蛋白质氮(NPN)、蛋白质氮(PN)、氨态氮、醯胺氮(AN)和氨基氮(NH_2—N)的变化。各种条件下形成的退化及未退化块茎中,TN 都没有显著差别,而 NPN 和PN 却有明显变化,退化块茎中 NPN 高于 PN.(NPN)/(PN)值为1.2—1.6;而未退化块茎中 PN 高于 NPN,(NPN)/(PN)值为0.6—1.0。此比值的大小与块茎退化程度成正相关。在进一步的测定中证明 NPN 的升高,主要是 NH_2—N 和 AN 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全世界范围內,馬鈴薯的大量生产都限于冷凉地区,其限制因素首先是种薯的退化。种薯退化現象也在較輕微的程度上发生于大部分的馬鈴薯产区。对于馬鈴薯种性退化的原因曾經进行了长期的爭論。根据我們从一九五三年以来累积的研究資料,可以肯定馬鈴薯的退化不是单純由于高温或病毒侵染所引起的,而是馬鈴薯在不适宜的土壤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