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江苏省茶园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现有茶园面积20.4万亩,占全国的1.3%,年产茶叶1.37万吨,占全国的30%,平均亩产量83千克,高于全国平均数的1倍,居全国产茶省区的前列。大多数茶园分布在苏南丘陵地带,部分分布在平原地带,由于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因此凡适于茶树种植的地区杂草生长也十分旺盛,杂草与茶树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许多杂草还是茶树病虫害的中间寄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大尺蠖是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一年发生5至6代,大尺蠖发生2代,两种尺蠖的防治适期难取得一致,一年之中用药6至7次之多。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50%辛硫磷,浓度从2,000倍液增加到800至1,000倍,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成本费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薛锁松 《植物保护》1981,7(3):24-24
长期连续使用滴滴涕、有机磷杀虫剂防治棉铃虫、棉蚜,药效日益下降。目前从多种农药品种及剂型中筛选出的杀灭菊酯,是棉虫综合防治中有发展前途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4.
茶卷叶蛾在苏南一年发生四代,以幼虫将芽叶卷缀咀食,危害较大,如不及时进行防治,连成叶和老叶都将遭受危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茶树是叶用植物,采收的幼嫩芽叶不经洗涤,直接加工成干茶,为了探索新的防治技术,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减轻污染,我们在1982和1983两年中,采用茶卷叶蛾性诱化合物与20瓦黑光灯进行了诱蛾对比试验,以了解其诱蛾效率和使用方法。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茶卷叶蛾性诱化合物,是由江苏省昆虫激素研究所合成提供,为C9—12AC,C11—14AC,配比是1:10,剂量500微克。  相似文献   
5.
茶卷叶蛾(Homora coffearia Niether)又称后黄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以幼虫啃食幼嫩芽叶为害,如得不到及时防治,成叶和老叶都会遭受严重为害。Nouchi、Hiroshi等1979年报道,茶黄卷叶蛾的性信息素为C11一14AC、C9-12AC,11-12AC 30:3:1的混合物。本试验用合成的C9-12AC、C11-14AC等在江苏茅麓茶场茶园进行诱捕试验,获得了良好的诱捕效果。一、不同混合物田间的诱蛾效果  相似文献   
6.
茶园杂草消长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国营茅麓茶场建场已有80余年历史,地处金坛县茅山东麓,属宁、镇、杨丘陵地区,坡度在10~20度,土壤以黄壤为主,质地粘重,pH值5~6之间,年平均温度14.2℃,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全场现有茶园4100余亩,在茶园管理上,每年投入清除杂草的用工达2~2.5万工,占总用工的40%左右。茶园杂草成灾,不仅与茶树争水、争肥、争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