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赤眼蜂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是多种农林害虫卵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五十年代开始,我国昆虫学家研究了人工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的技术。并用于防治甘蔗螟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七十年代又成功地利用柞蚕卵繁殖松毛虫和拟澳洲赤眼蜂。目前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生防措施。我国已报导的赤眼蜂种类有18种,其中分布较广的优势种是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广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用于人工繁殖赤眼蜂的寄主卵有三种即柞蚕卵、蓖麻蚕卵和米蛾卵,并研究出柞蚕卵、蓖麻蚕卵的保存应用技术,大规模地用于人工繁殖赤眼蜂。对松毛虫赤眼蜂等几个优势蜂种的生物学做了系统的研究,此外还研究了人工大量繁殖赤眼蜂的方法。繁蜂技术逐步走向工厂化生产,对人工卵繁殖赤眼蜂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武汉大学等单位已成功地应用人工卵繁殖出松毛虫赤眼蜂并小面积释放治虫。  相似文献   
2.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联合举办的国际生物防治咨询会于6月16-22日在广州召开。来自13个国家的36名生物防治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做了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的学术报告,并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3.
1984年9月至10月在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调查中共发现了4种廿八星瓢虫的寄生性天敌,其中包括瓢虫姬小蜂,啮小蜂、金小蜂和一种尚未定名的寄生蜂。以瓢虫姬小蜂分布广泛,被寄生后的瓢虫形成蛹干尸。经室内饲养证明啮小蜂为瓢虫姬小蜂的寄生蜂。金小蜂仅只采集到一头标本,它的寄生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瓢虫姬小蜂已引种到美国农业部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赤眼蜂在北京10月下旬以预蛹虫态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完成一个世代在15℃中需30.5天,30℃中需7.4天。该蜂营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平均产卵81.4粒。成蜂饲以糖饲料,可以显著延长寿命和增加产卵量。温度(相对湿度75%情况下)对成蜂的寿命、产卵量和寄生能力有明显影响。25℃时产卵量和寄生率均为最高,35℃中即不能产卵寄生。在27℃情况下,湿度对该蜂的影响不明显。在29.5、38、50.5、71和91.5%的相对湿度中,分别饲养两代,处理间的寄生率、产卵量、出蜂率和成蜂寿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卵低温保存技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冷藏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赤眼蜂的发育阶段、发育温度和冷藏时间,均能影响蜂的羽化率和产卵量。以在8℃、25℃变温中发育到卵后期冷藏的寄生卵,羽化率和雌蜂产卵量最高。冷藏90天,羽化率为87.5%,单雌产卵55.8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