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常规ELISA间接法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感染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棉铃虫幼虫体内病毒粒子。3龄幼虫饲喂表层涂有HaNPV人工饲料后9小时,即可在幼虫抽提液中检出病毒粒子抗原,而典型病虫显症需5~6天后才出现。因此本法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昆虫杆状病毒的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ELISA试验分别检测来自江苏和山东不同地区棉田自然死亡的棉铃虫幼虫,表明在江苏和山东不同棉区均可检测到HaNPV病毒粒子,但地区间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检出频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上海蔬菜蚜虫真菌病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虫生藻菌科(Entomophthoraceae)的致病性真菌,特别是虫霉属(Empusa)与虫生藻菌属(Ento-mophthora)二属真菌能在害虫种群中突然出现流行病,在几天内抑制害虫的猖獗。近年来 I.M.Hall 等(1958)对侵染斑点苜蓿蚜(Theriaphismaculata Bu ckton)的五种虫生藻菌进行人工培养繁殖,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初,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与越南下琅县合作种植甘蔗,并派专家到下琅县进行甘蔗种植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袋蛾杆状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是我国重要的园林害虫,属鳞翅目袋蛾科。分布广、食性杂,防治比较困难。1975年我们在上海市郊从发生代的大袋蛾幼虫中找到一种病毒病,经鉴定其病原物为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 亚组的一种病毒。2年来我们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展了这个病毒的利用研究。据调查,这种病毒病在野外的大袋蛾种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1976年早春的越冬代幼虫死亡率达5.8—15.53%,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1977年秋发生代幼虫的死亡率在20%以上。又据我们今年春季的调查,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