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探索防治白萝卜蚜虫、烟粉虱安全高效的药剂,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残留,使生产的白萝卜符合出口国要求,我们选择了几种药剂防治白萝卜蚜虫、烟粉虱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在蚜虫、烟粉虱混合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667m2,其药后5d、7d对蚜虫校正防效达到97.8%、95.8%;用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75mL/667m2,其药后5d、7d对烟粉虱校正防效达到73.9%、78.2%,在生产上应每隔7d用药1次,连用2次。以上2种药剂对白萝卜安全且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日光温室内建造反应池,通过生物技术将玉米、杂草等秸秆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无机及有机养料,达到番茄高产优质早熟无公害.2003-2005年在临淄区日光温室番茄大棚内推广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405个,转化135hm2玉米秸秆2025t,番茄平均增产40.1%,同时减少化肥投入33.35%,农药44.5%,投入产出比1:10-15,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战略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科技进步将是解决农业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最关键因素。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基本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和我国农业的经营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以财政投入为主。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应用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应高度重视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应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促进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植创新。  相似文献   
4.
色板诱杀技术在温室蔬菜大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不同蔬菜品种发生的不同种类害虫,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推广黄板、蓝板诱杀害虫的绿色控害技术,使杀虫剂用量减少95%以上。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基本控制了农药残留超标,产品达绿色食品标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田施用化学药剂除草药害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田施用化学药剂除草是推广免耕法、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临淄区玉米种植面积30000hm^2.杂草防除全部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但是近几年来凶玉米用施用化学药剂除草引起的药害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玉米减产。为减少因化学药剂除草产生的药害,保证化学药剂除草技术的推广,根据调查结果.现将玉米田化学药剂除草药害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日光温室内建造反应池,通过生物技术将玉米、杂草等秸秆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无机及有机养料,达到蔬菜高产优质早熟无公害。2003—2005年在临淄区、高青县种植的番茄、西葫芦、辣椒、黄瓜等目光温室大棚内推广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1257个,番茄增产40.1%,西葫芦增产32%,黄瓜增产33.5%,芸豆增产35.6%,辣椒增产31.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转化419hm2玉米秸秆6285t,同时减少化肥投入33.35%,农药44.5%,投入产出比1:10-15.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日光温室内建造反应池,通过生物技术将玉米、杂草等秸秆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无机及有机养料,达到蔬菜高产优质早熟无公害。2003—2005年在临淄区、高青县种植的番茄、西葫芦、辣椒、黄瓜等目光温室大棚内推广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1257个,番茄增产40.1%,西葫芦增产32%,黄瓜增产33.5%,芸豆增产35.6%,辣椒增产31.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转化419hm2玉米秸秆6285t,同时减少化肥投入33.35%,农药44.5%,投入产出比1:10-15.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详细阐述了珍珠油杏的生产技术规程,从果园建设、修剪、施肥、浇水、喷药、防灾等方面提出了技术措施,对本区及相似区域的珍珠油杏田间栽培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