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水稻品种抗性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作物品种抗性的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是当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对利用水稻品种抗性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的原理、现有研究状况和防病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种群突增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 1 999年对二化螟种群在攸县稻区种植制中周年数量动态变化、嗜性和为害特征的观察 ,不同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效果对比调查 ,结合当地影响其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多个因子的综合分析认为 ,气候偏暖、粗秆品种的扩种、药剂防效的降低、螟虫繁殖力的提高及种植制度和作业方式的变更是近年二化螟种群突增和为害加重的重要诱因。并提出了“依托农业防治 ,突出科学用药”的控螟策略以及“狠治一、三代压基数 ,巧治二、四代减损失 ,重治桥梁田降低转化率”的周年全程控害对策  相似文献   
3.
4.
为检验诱抗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1996-1999年在湖南省攸县和龙山县进行了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用诱抗剂在稻瘟病发病初期和孕穗末期拌细砂土撒施,对叶瘟和穗瘟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1996~1997年龙山县试点的小区试验结果,施用诱抗剂15kg/hm^2,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4.3%和92.2%,略高于稻友30kg/hm^2的平均防效93.7%和91.6%,并显著高于20%三环唑1000  相似文献   
5.
稻白粉虱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白粉虱在湖南普遍发生,在攸县观察年发生6代,以老龄若虫(假蛹)越冬,5月迁入稻田为害,田间呈不均匀核心分布,世代重叠,为害程度以晚稻重于早稻,4~6月份和8~9月份的气候是影响其发生量的主导因子,应用扑虱灵175mg/kg对其若虫防效达91.5%~95.7%,对卵防效为21.3%~41.8%。  相似文献   
6.
中生菌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是水稻上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检疫性病害,不仅影响水稻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种子繁殖。能够防治这种病害的有效药剂很少。中生菌素是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在指导实习生进行稻纵卷叶螟卵的测报调查中,连年发现同学们往往把一种形似稻纵卷叶螟卵的稻粉虱(Bemisioa sp.)误认为卷叶螟卵,结果卵量较实际偏大。据调查,稻粉虱早于70年代初在湖南省浏阳县就有发现,至今在全省许多市、县的早、晚双季稻上普遍发生,且晚稻上发生量大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抗瘟性表型与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相似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6对RGA引物,即RGA1(XLRR for/XLRR rev)、RGA2(XLRR inv1/XLRR inv2)、RGA3(NLRR for/NLRR rev)、RGA4(NLRR inv1/NLRR inv2)、RGA5(Pto kin1/Pto kin2)和RGA6(Pto kin3/Pto kin4)对21个品种进行RGA PCR的DNA指纹分析。以相似系数0.72和田间叶瘟严重度阈值0.84分别聚类,21个水稻品种均可以分成5类。尽管类与类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抗谱广、抗性稳定或具持久抗瘟性的品种,能较好地聚为一类,如湘资3150、IR156、株两优02、ZR02。在6对引物中,RGA1和RGA2来自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含 LRR结构,RGA3来自于烟草N基因含LRR结构,上述3对引物比较适宜用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遗传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