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冬麦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壤磷素淋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冬小麦条件下设置常规施磷,2倍施磷,4倍施磷三个施磷水平,观测不同磷肥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淋出液中总磷(TP)浓度也随之提高,可溶性无机磷(MRP)占TP的比例也明显增加,而可溶性有机磷(DOP)占TP的比例却明显降低.②施肥方式不同,磷素淋失的特征也不同,集中施肥(磷肥施在表层3 cm内或与一半土壤混合)能明显地减少磷素淋溶出土体,而与土壤混合均匀施用磷肥会增加磷素的淋溶量,且与土壤混合施用磷肥也会增加可溶态磷的淋溶量.③淋溶发生的时间对磷素的淋溶也有影响,最先淋溶出土壤的磷是附着在细小土壤颗粒上的(PP),它们随着土壤中的优先流流出;其次是有机磷(DOP),与土壤的吸附较弱.随着水分的增加以及淋溶的延续,更多的可溶性磷被溶解而随水流出土壤(MRP).④土壤磷素含量较低时,主要是可溶性有机磷(DOP)淋溶出来,当土壤含磷水平高或施磷(无机磷肥)量大时,可溶性无机磷(MRP)就成为淋溶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肥长期施用对潮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耿瑞霖  郁红艳  丁维新  蔡祖聪 《土壤》2010,42(6):908-914
用湿筛法和密度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将土壤区分为不同粒径团聚体,并进一步把团聚体细分成不同组分,系统比较了有机无机肥长期施用对潮土及其团聚体中有机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团聚体以53~250μm为主,有机肥长期施用显著提高了250~2000μm团聚体数量,降低了53~250μm团聚体的比例。无机肥施用增加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C含量,但没有改变团聚体的比例。团聚体中有机C以细颗粒有机C(fine iPOM)为主,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了矿物态有机C含量,并通过增加250~2000μm团聚体中细颗粒有机C(fine iPOM)和矿物态有机C比例来提高土壤有机C含量。无机肥则通过比较均匀地增加团聚体中各组分有机C含量来提高土壤有机C水平。因此,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潮土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