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对大红袍枇杷采用专用果袋、自制报纸果袋、不套袋处理,得出3种不同处理间商品果实数、果实产量、果实产量率有差异。从投资成本和效益分析来看,套袋处理虽增加了成本,但净效益套袋处理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用专用高遮光内黑牛皮纸果袋处理的效益高于用自制的报纸纸袋处理。  相似文献   
3.
对大红袍枇杷采用专用果袋、自制报纸果袋、不套袋处理,得出3种不同处理间商品果实数、果实产量、果实产量率有差异。从投资成本和效益分析来看,套袋处理虽增加了成本,但净效益套袋处理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用专用高遮光内黑牛皮纸果袋处理的效益高于用自制的报纸纸袋处理。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减少玉米增密后对玉米植株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郑单958'为实验材料,本试验设置了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和双行交错稀植种植3种种植方式,设置3个处理:8.33万株/hm2,12.1万株/hm2和15.1万株/hm2,研究高产夏玉米合理的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根系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棒三叶总面积,提高玉米冠层顶部的日光截获率,将绝大部分的光截获并促使净光合速率(Pn)提前达到最大,在中午强光时进行午休,保护强光下的叶片光合系统免受破坏,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玉米产量。双行交错种植(SHJC)比单行种植(DH)增产3402 kg/hm2,增产39.83%;比宽窄行种植(KZH)增产2774.7 kg/hm2,增产30.26%。双行交错种植在保证玉米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单株的竞争,保障了个体发育潜力的发挥。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显著改善了玉米群体的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特性,提高了玉米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双行交错种植方式下15.1万株/hm2的玉米产量表现最佳。这为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用量大,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等问题。山东省财政厅和农业厅联合下达了山东省财政支持重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田病虫草害精准、安全、高效控制技术”。该项目的实施,能显著降低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且对于减少投入,实现增产、节本、增效,促进德城区以及德州市小麦、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猪粪堆肥过程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业饲料中,存在滥用或超剂量使用微量元素如Cu、Zn、Fe、As添加剂的现象,导致畜禽粪便以及以畜禽粪便为来源的有机肥重金属的积累。研究堆肥过程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对于畜禽粪便有机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鲜猪粪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到含水率在60%左右,用于进行55天的好氧堆肥。猪粪∶砻糠比例为6∶1 (鲜重)混匀,每周翻堆一次,每天测定温度,分别在堆肥第1、13、23、28、41和55天的上午10:00—11:00,取样测定含水量、pH值、全氮、总有机碳(TOC)、全磷、全钾以及Cr、Cd、Cu、Mn、Ni、Zn、Pb、Hg、As总量和有效态Cu、Mn、Zn含量。【结果】1)随着堆沤进程的延长,全氮先升高再下降,其峰值出现在第23~28天,之后缓慢下降;全磷与全钾逐渐升高,其峰值均在第41天、之后趋于稳定;TOC不断减少,28天以后趋于平稳。C/N先下降,第23天以后保持稳定,堆肥结束时维持在15.12、达到腐熟要求。2) 9种金属元素的总量变化各不相同,含量分别为Cr6.99~10.43 mg/kg、Cu 106.01~120.81 mg/kg、Mn 663.51~899.48 mg/kg、Ni 11.32~20.67 mg/kg、Zn1245.18~1552.13 mg/kg、Pb 0.09~0.56 mg/kg、As 0.58~1.25 mg/kg,Cd、Hg未检测出。Cr和Ni先下降、升高、再下降直至平稳,其峰值均在第23天,第28天以后趋于平稳。Cu、Mn和Zn不断升高到后期显著升高、其峰值均在第41天。As先下降再升高、在第28天以后基本平稳。Pb总体是下降,在第13天和23天其含量分别比第1天显著下降61.22%和81.63%,在第41天以后其含量未检出。有效Cu、Mn、Zn的含量远低于元素总量,分别在2.35~5.79 mg/kg、17.82~20.28 mg/kg和47.39~70.29 mg/kg。有效Cu、有效Zn总体先升高、再下降直至平稳,峰值都在第13~23天,第28天显著下降但是此后基本平稳。有效Mn总体变化不大,只在第41天显著上升。3)有效Cu与有效Zn、有效Zn与有效M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全磷、Cu、Zn、Mn与TO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说明全钾、全磷、Cu、Zn与Mn含量的升高由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矿化引起。而有效Cu、有效Zn、有效Mn与TOC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从23天到28天,高温的平均温度和持续时间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的要求,C/N和全氮都维持在相对理想的水平,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基本达到稳定,表明28天是堆肥腐熟的关键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8.
德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德州市玉米田1993年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春玉米较夏玉米发病重。一般为10%左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95%以上。苗期感病,病株株高80—90厘米,节间极短,叶片叠罗在一起,叶色浓绿,病株早期即干枯死亡;中期感病,病株下半部茎节节...  相似文献   
9.
10.
鱼类胃肠内分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化学、放射免疫分析法等的迅猛发展,胃肠内分泌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并确定了消化道粘膜是机体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胃肠激素和肽类是存在于胃肠道神经和内分泌细胞的具有特定生物学调节机能的肽类物质。胃肠内分泌的研究,大多在哺乳动物中进行,但人们为了研究这些调节肽的进化过程及深入开展胃肠激素和肽类的分布和机能等研究,也在鱼类胃肠内分泌的研究方面做了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