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腐烂茎线虫种内群体特异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7个不同地理群体rDNA 中的ITS区进行PCR-RFLP和序列测定, 发现种内群体间无论在序列长度还是酶切图谱均存在一定的变异.根据其序列特征设计出种特异性引物, 对所供试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及属间不同种群体样品的rDNA ITS区相应区段扩增以验证其特异性, 同时对分别由1~5条腐烂茎线虫成虫和幼虫提取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以验证其灵敏度.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均可以特异性扩增一个346 bp的片段, 而所有供试的属外种均没有扩增片段;由1~5条腐烂茎线虫成虫和4~5条幼虫进行的特异性扩增也获得稳定的目的片段. 显示该特异性引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 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腐烂茎线虫.  相似文献   
2.
水稻上3种潜根线虫的形态学鉴定及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和安徽部分地区水稻上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spp.)的采集及分离,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形态测量值等,共鉴定出3个种:水稻潜根线虫(H.oryzae)、尖突潜根线虫(H.mucronata)和细潜根线虫(H.gracilis).不同地理群体的水稻潜根线虫和尖突潜根线虫除个别测量值外其他各值均在模式标本的参考值范围内,而细潜根线虫各项测量值普遍偏小于模式标本.细潜根线虫为浙江省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基于rDNA的PCR-RFLP及序列分析对四种螺旋线虫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DNA ITS-PCR-RFLP及序列分析等技术对来自国内浙江、山西、山东以及德国等地6个不同螺旋线虫地理群体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别鉴定为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双角螺旋线虫(H.digonicus)、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和翅尾铗螺旋线虫(H.pteracerus).其中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双角螺旋线虫PCR产物片段长度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相同,其余3个种的PCR产物长度稍大,4个螺旋线虫种的酶切图谱各不相同.选用的6种限制性内切酶(Alu Ⅰ、Ava Ⅰ、HaeⅢ、Hinf Ⅰ、Msp Ⅰ和Rsa Ⅰ)组合能有效地鉴别四种螺旋线虫.这是我国有关该属线虫分子特征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4种螺旋线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圆圆  郑炜  郑经武 《植物保护》2008,34(5):116-118
记述了采自山东、山西和浙江等地不同寄主根围的4个螺旋线虫群体,根据主要形态学特征分别鉴定为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小头螺旋线虫(H.microcephalus)、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和翅尾铗螺旋线虫(H.pteracerus)。其中H.pteracerus为国内新记录种,H.microcephalus为浙江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