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1.
东兰县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东兰县退耕还林地和荒山林地的7种立地类型土壤剖面的A、B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用重铬酸钾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A层和B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A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联紧密程度比B层的大,荒山林地的A层、B层分别比退耕林地的相应A层、B层的大。  相似文献   
2.
商品化天敌昆虫在我国不同区域释放可能受到极端温度的影响和制约。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等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在我国南方应用时控害效果常不稳定。以商品化花绒寄甲成虫为研究对象,并以常温25℃为对照,研究不同高温胁迫条件(33℃、36℃、39℃、42℃和45℃)对成虫的寿命、生殖、体内营养物质及抗氧化物活性的影响,旨在综合评价花绒寄甲成虫对高温胁迫的适应能力,为探讨其在我国南方松林中最佳释放时机、控害效果评价以及种群稳定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33℃~45℃)对花绒寄甲的成虫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且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据此可将高温区划分为致死高温区(42℃~45℃)、亚致死高温区(39℃~42℃)和高适温区(33℃~39℃),其中花绒寄甲成虫在致死高温区内无法产卵,且卵块不能孵化;表明高温胁迫诱导花绒寄甲成虫产生强烈的抗逆代谢,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显著改变花绒寄甲成虫体内总糖、海藻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与此同时诱导花绒寄甲SOD、CAT活性的显著升高,POD活性的显著降低,与清除自由基有关。花绒寄甲成虫商品化种群耐受高温胁迫能力较弱,建议其在选择林间释放时间时,规避高温的潜在影响。应采用高适温区(33℃~39℃)进行驯化,以增强其成虫的耐高温及控害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用菌苎麻骨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效果。[方法]将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种常见食用菌株接种至苎麻骨培养基上培养,研究培养物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溶液的降解脱色效果。[结果]香菇培养物处理3 h对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2.17%,平菇培养物处理3 h对其脱色率可达72.40%。此外,香菇培养物对该染料溶液具有很好的重复处理效果,但重复处理次数越多脱色效果越差。[结论]香菇和平菇的苎麻骨培养基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豆坡耕地改植板栗林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实施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在广西东兰县境内选择黄豆坡耕地改植的板栗林进行了连续4年的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结果表明:1退耕后板栗林地的年均地表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及养分流失量依次为117.1 mm、314.9kg/hm2和0.348 kg/hm2,比坡度相当的黄豆坡耕地减少6.7%、34.2%和37.9%;2水土流失量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相匹配,夏季(58.6%~76.4%)>春季(13.1%~24.1%)>秋季(10.7%~17.1%)>冬季(0),一次产流过程的地表径流量与同期降雨量呈紧密的多项式相关关系(R2=0.892 7~0.898 6);3坡度较大的板栗林比坡度较小的板栗林水土流失量增大21.3%~35.8%。  相似文献   
5.
2007—2012年,在东兰县板栗之乡建立毛板红板栗嫁接林分与未嫁接林分标准地进行结实状况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林分多年平均果实空苞率为2.98%,比未嫁接林分年平均空苞率(4.86%)下降38.68%。嫁接林分多年平均果实产量为1 554.2 kg/hm2,比未嫁接林分年平均值(194.2 kg/hm2)提高7倍以上。嫁接林分多年平均经济价值为15 541.7元/hm2,纯收入为11 791.7元/hm2,比未嫁接林分多年平均值(1 941.7元/hm2)提高7倍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毛板红板栗品种经过嫁接等集约经营管理后,其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