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能在田间快速分离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同时能将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有效地纯化出来,对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制霉菌素配方和红药水配方分离致病疫霉菌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田间马铃薯病叶上直接分离致病疫霉菌株时,制霉菌素配方的纯化率高于红药水配方,分别为74%和52%;在分离实验室受杂菌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时,红药水配方的纯化率高于制霉菌素配方,分别为78%和36%;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制霉菌素配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红药水配方,两者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18.63%;然而,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致病疫霉菌丝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3个感病马铃薯品种上的致病性也均没有明显影响。田间病叶上采集的致病疫霉菌株在制霉菌素配方的黑麦培养基冻存管中20℃最长可保存16个月,表明制霉菌素配方更适合于田间快速分离纯化致病疫霉菌株,而红药水配方更适合于分离纯化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  相似文献   
2.
几种微生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筛选能显著诱导马铃薯块茎抗晚疫病的微生物源激发子,并探讨其诱导抗病性机理。分别将31种微生物的发酵液(F-0)以及其中真菌和放线菌的胞内提取物(F-1)、胞壁提取物(F-2)单独或复配后诱导处理马铃薯块茎切片,对其中诱导抗病效果显著的激发子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有效诱抗物质及诱导处理后的生理变化。获得了9种较好的激发子,诱抗效果均达50%以上,其中放线菌A5295发酵液型激发子诱抗效果最高,达63.97%,且单一激发子复配后诱抗活性更高,其中MK与A5295的复配型激发子诱抗效果最好,达66.67%。MK和A32910b发酵液中有效诱抗物质均为饱和硫酸铵沉淀(A组分)、以及硫酸铵沉淀后再用乙醇沉淀(B组分)所得的物质。诱导处理后块茎中POD、PAL、P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在抗性表现出之前迅速增加达到峰值。此外,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增加41.53%,并有一些新蛋白产生。结果表明复配激发子比单一激发子诱抗活性更高,激发子中有效诱抗物质均为A和B组分,诱导的抗病性可能与块茎中POD、PAL、PPO活性增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以及新蛋白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