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肥西县为代表,全面阐述不同地区的油菜免耕直播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前准备、品种选择、开沟作畦、适时播种、科学用药、适时间苗补苗、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在江淮之间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甜瓜黄斑病毒(MYSV)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3组特异引物对,通过一系列优化,筛选并获得1组特异引物,建立了MYSV的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62~64℃,45 min内完成对样品的检测,并且能够特异性扩增MYSV,灵敏度为RT-PCR的100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对MYSV病样快速检测与鉴定。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规划角度阐述了肥西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在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与科学布局相结合以及与合肥市和相邻市县的旅游市场结合等几个层面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4.
广西三种甜瓜病毒分离物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s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甜瓜黄化斑点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及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NSV)是近年来报道侵染瓜类作物的新病毒,在个别种植区大面积发生,对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3种病毒在广西的发生情况,先后到各西甜瓜种植区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疑似CCYV、MYSV及MNSV的甜瓜病叶样品,提取病叶总RNA,通过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电泳结果显示RT-PCR产物与预期大小一致的序列条带;将扩增产物分别连接到pMD19-T克隆载体上,挑选阳性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表明:CCYV、MYSV和MNSV广西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与其他已报道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达95.1%~100%、96.5%~99%和83.7%~92.5%。  相似文献   
5.
徽两优996是合肥科源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作母本与R996配组育成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多年在肥西县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强、熟期适中、适宜机械收割等特点。该文主要介绍了徽两优996在肥西种植表现和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甜瓜坏死斑点病由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NSV)引起,最早报道于日本(Kishi,1966),中国于2008年首次在江苏省海门市的甜瓜上发现,随后在山东省寿光、泰安等市陆续被报道,严重影响瓜类的品质与质量。吴会杰和古勤生(2017)分析了MNSV-HM和MNSV-Shangdong甜瓜分离物基因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具有相同来源。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甜瓜生产发展较快,病毒病发生有逐年加重之势,因此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肥西县为代表,分析了江淮丘陵地区推广中稻避灾生产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品种选用、育秧、移栽、田管及收获等全过程将中稻避灾生产技术做了详实介绍.本技术适用于安徽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中稻生产区,也可供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中稻生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放置新型气肥的方法,在大棚番茄上进行补充CO2气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和初花期分期放置气肥和初花期放置气肥2个不同试验处理分别比对照放置与气肥等量清水产量增加36.3%和30.4%,且生物学性状和抗性明显提高,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验证"控失"化肥效果,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营养元素流失,吉行了"控失肥"在单季稻生产上的对比试验和示范,以了解和掌握水稻施用控失肥的最佳施肥数量,比例、时期、方法,为今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西区内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宁市和贺州市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叶(编号:WM0922)和病果(编号:XD0611)样品,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观察菌落形态和培养性状、测定其生理生化性状及比对分析16S rDNA序列,对供试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编号WM0922的病叶上分离得到5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有3株菌株(WM0922-2、WM0922-3和WM0922-4)具有致病性;从编号XD0611的病果上分离得到8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有4株菌株(XD0611-5、XD0611-6、XD0611-7和XD0611-8)具有致病性;择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WM0922-3和XD0611-7进行后续试验,发现二者均可侵染葫芦子叶,革兰氏反应均为阴性,培养性状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一致,对比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与Acidororaxcitrulli的相似性均在99%以上。【结论】引起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avenae subsp.citrul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