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容貌或脸面具有丰富的特征。用脸部特征认人是人们的常识行为。经验告诉我们,脸部特征是区别众多对象的有效图形。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还具有传神、传情、传意,反映喜、怒、哀、乐的深层次整体效果。人们喜欢按脸面、容貌去识别人,分析人,判断人。由此,统计学家设计了用多个典型指标描述1个事情整体的脸谱图(FaceGraph)。这种图以脸面的大小、形状,鼻子的长度,嘴的位置,唇的曲线,眼的形状,甚至眼的分离程度,瞳孔的大小与位置,耳朵的形状等作为反映多个指标变化的依据。此外,还可以考虑加上四肢特征,体型等。只要对这些…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作物病虫发生和为害的监测,发展早期预警系统是减灾工程的重要内容。预警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多点监测,信息传递与积累,信息分析与预报,预报发布与决策咨询等。其中准确的针对大范围的中长期数值预报将会在抗灾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李绍石(1990)提出“分散经营的农民很难对付流行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1年开始在氏沙东郊进行稻纵卷叶螟为害穗期水稻的种群密度与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三年的摸索,对试验及分析方法产生一些想法。一、有关试验方法方面我们试用过田间小区,网室小池,盆栽笼罩方法,采用了接虫与剪叶,受害穗分级考种及小区产量实测等方法。感到从同一田块不设空行过道的田间小区比笼罩或网室处理更真实;建立幼虫密度——累积为害量——稻谷减收量的相关关系比虫量——减产的直接关系好;实测产量比考种推算好;使用叶面积损害指数比卷叶百分率好。1.关于虫量维持单位水稻上一定虫量直至化蛹,例如接同期二龄虫,中途死亡则补足是常用的基本方法。不过实际上,卷叶螟着卵稻株后,种群受气候、天敌、水稻等影响,密度  相似文献   
4.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南亚、东南亚国家间水稻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项目,1978年在泰国成立。第一阶段有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及泰国参加;1988年中国、越南相继加入,至1992年称为第二阶段。该项目是粮农组织2190个项目中第6大田间项目,也是最大的人才资源开发项目,为粮农组织执行最为成功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湖南有70%以上稻农在早、晚稻栽秧后1个月内喷施杀虫剂,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但后者并非每年每地都重。1992~1993年作者在望城县进行稻苗移栽30d内不施杀虫剂的比较试验,t测验结果两者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常年条件下,栽秧后21~30d内少用或不用杀虫剂可以作为一个改变农民行为的治理新策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田间条件下总是要对付多种有害生物。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方法考虑有害生物天敌、环境及水稻等相互关联因素作为农民决策依据。按照经验推理法则,由一组农民按培训后的办法田间1min以内取样判断,对多种病虫防冶决策,经比较测试,有可能取代按防治指标取样并更符合农民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湖南湘阴1977—1984年田间动态数据,建立了飞虱ARIMA与狼蛛ARMA预报模式。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785。对1985年早稻一季长期数量预报应验率高。文中还分析了密度制约信号与环境噪声的生物学意义。大量的病虫特征田间观测、灯诱、性诱等定时记录,时间以离散形式变化,特征随时间变化,彼此间既有某种统计的依赖关系,又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表现出某种随机性。时间序列分析提供了处理这种离散动态系统的数据建立模型和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许多高科技产品大多朝轻、薄、小,操作简单方向发展,数字信息交流的界面大多朝友好易懂的图示方向发展。我国的气象预报表达形式很值得植保推广工作者学习。气象观测、预报的高科技内涵是十分突出的。而气象预报方式中最大众化的方法是气象预报员在电视屏幕上的讲解与图示。这里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表示天气状况的阴、晴、雨、雪等全部是图示,符号固定,有分级,而且具有动画效果;其次是用等值线在平面上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再次是采用了事件发生的概率程度,如降雨的可能性为70%等。近年又发展了许多依据数值标准而分级的指数,…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双季稻区对14种景观元素全年蜘蛛动态调查,最重要的转移通道为冬作绿肥田—绿肥留种田—早稻田—中稻田—晚稻田—田埂。绿肥留种田和中稻田是关键的人工斑块,可以分别在春、夏季作为蜘蛛的避难所和蛛源田。  相似文献   
10.
综合防治的进展已要求更复杂,更趋完善的防治指标(IET)。 一般认为,IET可分解为动态,复合,多维防治指标。(1)动态防治指标指在一定的有害生物生活期,该生物随时间而变化的种群密度之经济域限。(2)若在一给定的时期,一个以上的防治策略是可行的,则这一时期能有一个以上的防治指标,即复合防治指标。(3)在要求对同一生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