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侵染后48 h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18条、94条,对蛹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28条、186条.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与斯氏线虫仅接触0.5 h后,就可被侵入1.2条线虫;侵染后12 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3.3%;侵染后24 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是防治额毛小蠹较好的生物因子,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额毛小蠹的效果较好,喷施法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桔小实蝇在龙眼果实上产卵成功率测定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为害水量的害虫,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被认为是其寄主之一,但经过对桔小实绳在龙眼果实上产卵成功率的测试试验,证明此虫只可在受了伤的果实的伤口处成功产卵,而不在健全的龙眼果实上成功产卵。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不育处理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钴(^60Co)为辐照处理源,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蛹进行不育辐照处理,经对不育处理蝇所产的119299粒卵测定,均不孵化,其孵化率为0。初步结果显示,本研究所使用的95GY剂量,对桔小实蝇的不育处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对沙田柚的为害,主要表现在成虫产卵造成果皮的损伤,幼虫在产卵腔取食和在果皮海绵组织中扩散污染.试验观察发现幼虫全部在卵腔和海绵组织中死亡,未发现有幼虫为害果肉.  相似文献   
5.
橘小实蝇不能在荔枝健果上成功产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果园和室内测定,证实橘小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不能在健康荔枝果实上成功产卵,但可在受损伤的果实上成功产卵。  相似文献   
6.
荔枝蒂蛀虫低温杀虫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是荔枝果实害虫之一,此虫偶尔见对龙眼果实有为害.鉴于此虫是以幼虫阶段为害果实,为解决对外贸易的荔枝和龙眼果实不带活虫,经过试验研究,证实在1.39℃±0.39℃温度下处理8天、10天和13天,可完全杀死感染在果实中的荔枝蒂蛀虫幼虫.  相似文献   
7.
斯氏线虫对马尾松主要钻蛀性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头纵坑切梢小蠹老龄幼虫上放入100条侵染期斯氏线虫后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的范围内幼虫死亡率较高,尤以25℃下防治效果最好,处理5天后幼虫死亡率即达100%;在10℃和35℃条件下,幼虫死亡率极低,仅为10%和18%;在10℃下线虫仍保持较高侵染力,当移入25℃下培养后很快恢复活动;在35℃条件下线虫大部分迅速死亡.说明温度对线虫处理害虫的致死率及致死速度有明显影响.剂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多种钻蛀性害虫的斯氏线虫最佳使用剂量为2 000条/mL.冬春季进行大规模杀虫试验防治效果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