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除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好的最佳组合为10%噁唑酰草胺EC 1 500 mL/hm2+48%灭草松EC1 500 mL/hm2;综合防效、安全性及农本最佳组合为42%比嘧.禾草丹WP 3 000 g/hm2及50%二氯喹啉酸WP690 g/hm2+15%氢氟草酯750 mL/hm2+48%灭草松EC 1 500 mL/hm2。  相似文献   
2.
啶磺草胺WG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啶磺草胺WG(优先)在冬小麦田使用,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效达97%以上,杀草谱广,对恶性杂草早熟禾及菵草防效特好。啶磺草胺以冬前使用最好。用药后10~15 d出现蹲苗现象,20~30 d可恢复正常生长,不影响产量。啶磺草胺冬用及春用对后茬直播水稻无异常影响。  相似文献   
3.
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中病虫草害生态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轻型栽培的快速推广以及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频繁且更趋复杂。同时,由于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中,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主要  相似文献   
4.
选用垄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以不用药为对照,比较供试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用150 g/hm2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 d、7 d防效分别达94.44%和100%,中等剂量112.5 g/hm2也达到94.44%和96.87%的显著防效.与其它农药品种比较,防效优、成本低,控虫时间在10 d左右.  相似文献   
5.
骠绿浓乳剂在麦田的应用技术研究李品刚(宜兴市农业化学研究所214200)吉林(无锡市植保植检站)戴建群,徐志平(宜兴市植保站)徐金顺,陆卫国,严伟群(张泽农技站)(南漕农技站)(周铁农技站)江苏省麦田杂草种类较多,危害重,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6.
除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好的最佳组合为10%嘌唑酰草胺EC1500mL/hrn2+48%灭草松Ec1500mL/hm2;综合防效、安全性及农本最佳组合为42%比嘧·禾草丹WP3000g/hm2及50%二氯喹啉酸WP690g/hm2+15%氢氟草酯750mL/hm2+48%灭草松EC1500mL/hm2。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稻田杂草种类较多,且分布广、危害重,产量损失大。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普及,除草醚、丁草胺等除草剂在稻田较长时间单一使用,使稗草、牛毛毡、三棱草等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发生逐渐减少,而鸭舌草、矮慈姑以及节节菜等阔叶杂草数量急剧增加。9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苄嘧黄隆或以苄嘧黄隆为主的各种复配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8.
在大面积推广水稻直播技术以来,纹枯病已成为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选用52,5%三环·丙环唑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4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均达到理想效果,并且控病时间长,对水稻安全,防效明显超过井冈霉素水剂,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NC-311(草克星)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效果极显著。10%NC-311 10g/667m^2于水稻播种后3、5、7、10d喷雾,药后45d杂草株防效依次为79.32%、83.63%、77.72%、67.62%,鲜重防效依次为88.83%、91.22%、88.68%、76.76%。以播种后5d喷药防效最高。用药量10、20、30g/667m^2,不同施药时间平均,药后45d杂草株防效依次为76.95%、84.25%、83.99%,鲜重防效依次为86.37%、93.32%、92.1%,用药量增加除草效果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用药量10、20、30g/667m^2,不同施药时间平均,药后7d药害严重度依次为1.92、2.84、3.34级,药后30d水稻有效茎蘖依次减少8.39%、21.30%、30.02%。  相似文献   
10.
以中高产优质多抗粳稻"3223"为核心种质育种基础,滚动回交聚合目标基因育种为先导的技术思路,采用常规转移育种技术,建立田间大量标靶病虫筛选区筛选"标的"材料及"苗鉴"高代优异材料的"双鉴法",多组合、小群体的系谱优化选择法及单株生产力、品质检测与优良农艺性状整合,评估、筛选统筹进行等技术聚合目标基因。结果表明:(1)创新以216-1、6742、6722和210-3为代表的直穗和半直穗型的粳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系。常规示范栽培产量与主栽品种(武运粳23号,下同)相当至不同程度增产;在"控害少药模拟试验区"品比,表现极显著增产。(2)以"6742"为代表的新品系稻米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具佳。(3)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中抗黑条矮缩病等5~6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对减量使用农药、减污、降本,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