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效液试验结果初级由成都恒通精细化工应用研究所生产的新型增效助剂──广效液,经我站组织试验、示范初步结果显示,对卡死克、害极灭、克芜踪等杀虫剂、除草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为提高农药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经福建省植保站试验,每667m2...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决定今年9月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植物检疫是按照国家的植检法规,对需要流通的植物种、苗、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以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随人为活动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70年代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严防农作物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李先誉(全国植保总站,100026)近几年一些杀菌剂对某些植物病害活性降低的问题不断发生,如多菌灵对甜茶褐斑病、水果、蔬菜的灰霉病和绿霉病;甲霜灵对多种作物霜霉病;异稻瘟净对稻瘟病等都出现了活性降低的情况。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4.
噻菌灵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开发,江苏铜山农药厂生产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和铜山农药厂6月6—7日在武汉召开了应用技术交流会,会上交流了自1987年以来噻菌灵在柑桔、香蕉、桃、蔬菜及人参等产品上的试验示范和应用情况。与会者一致肯定了噻菌灵已达到特克多所具有的杀菌防腐保鲜效果和安全性。为了推动防腐保鲜新药剂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上成立了“农产品防腐保鲜应用技术开发协作网”,与会的科研、教学、  相似文献   
5.
国家标准局已陆续公布了柑桔、马铃薯、小麦、棉花、甘薯等五种作物的种子(薯)、苗木产地检疫规程。作为国家的技术标准,作为植物检疫的技术规程,决定了它们具有法制性,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制定和推广产地检疫规程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作物产品的健康程度作为产品质量的一个基本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一些地方由于发生  相似文献   
6.
引言一个影响作物育种项目成功的因素是用新的、高产的抗病虫的品种来代替原有的地方品种和(或)土种。许多研究机构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和保存许多植物的种质资源,在国际农业顾问组织大量提供资助的条件下,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正寻求提高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豆类等多种作物的产量,许多中心都建立在这些作物的发源地或邻近原产地的国家里。例如 ICRIST 是鹰嘴豆  相似文献   
7.
李先誉 《植物检疫》2000,14(6):358-360
植物检疫的宗旨就是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许志刚  李先誉 《植物检疫》1989,3(3):234-236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ICARDA双方合作研究的计划,为更好地执行合作研究,相互安全地交换种质资源,防止检疫性病虫害随资源材料传入我国,中国农业科学院派遣了以浙江省农科院院长叶彦复为团长一行五人组成的中国赴ICARDA食用豆考察团,于1988年5月1~8日在叙利亚对设在该地的干旱中心所栽培的食用豆及其病虫害进行了考察。访问期间,先后参观并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15日到5月8日,我们辽、冀、鲁三省贯彻执行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考察组对辽宁、河北、山东贯彻《条例》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4市4地17个县(区)关于《植物检疫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议论,实察了一些市、县的办公地点,实验室及良种繁殖基地。通过考察我们深深体会到目前这支专职检疫员队伍,在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积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我国防腐保鲜工作非常活跃,仅防腐保鲜药剂已陆续推出几十种,大致可分为洗果剂、浸果剂、薰蒸剂、涂覆剂、吸附剂等几大类,大部分尚在试验开发阶段。这里推荐两种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杀菌防腐保鲜剂。1 噻菌灵又名特克多,现已开发出45%悬浮剂和3.5%的烟剂。主要用于防治青、绿霉病、蒂腐病等柑桔、香蕉鲜果贮藏病害。在柑桔上用45%悬浮剂稀释900倍浸果1分钟,晾干后常温贮藏.若配以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两月好果率90%以上,残留远远低于国际粮农组织的最高极限,是国际公认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