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香薷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香薷精油的组成及其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薷中提取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香薷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同时对香薷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鉴定出了香薷精油的8个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去氢香薷酮含量最高(68.35%)、其次为香薷酮(25.19%),两种成分占精油总组分的93.54%。精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香薷精油对β-胡萝卜素褪色抑制率高于BHT,但低于Vc。香薷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效果好。香薷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盐胁迫和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协同影响,试验在低温4℃下采用0,0.08,0.16,0.24,0.32 mol/L 5个梯度的NaCl溶液对12种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萌发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耐盐性与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4℃下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12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有多个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NaCl浓度为0.08 mol/L时未降低,随着NaCl浓度进一步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在低温4℃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能力并不是随着盐浓度增大呈单纯下降趋势,低浓度盐分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影响不大,对发芽后期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活力指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盐分浓度各项指标则会受到抑制。聚类分析综合表明:12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表现较稳定的耐盐、耐低温品种为龙牧806、敖汉、绿冠、SK、北极熊、WL168和斯贝德;中度耐盐、耐低温品种为阿迪娜、WL319、金皇后和肇东;敏感品种为龙牧80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4种药剂对苜蓿根腐病致病菌层出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在PDA培养基中加入0,500,1 000,1 500,2 000,2 500倍稀释的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甲基托布津,对层出镰刀菌进行抑制处理,测定菌落直径和抑制率。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对层出镰刀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一稀释倍数下以甲基托布津抑制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多菌灵均在稀释500倍时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尖孢镰刀菌的分离鉴定及不同苜蓿品种芽期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评价不同苜蓿品种芽期对根腐病的抗病性,于2018年采集疑似感染根腐病的苜蓿病株,对其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将鉴定得到的致病菌接种于18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幼芽,测定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利用隶属函数进行抗病性综合评价。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对不同苜蓿品种芽期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尖孢镰刀菌对苜蓿有较强致病性。抗病性综合评价表明:不同苜蓿品种芽期对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龙牧801’‘斯贝德’‘SK3010’‘巨能-CR’‘肇东’‘DS310FY’‘WL168HQ’‘WL354HQ’‘TG4’‘WL319HQ’‘擎天柱’‘WL298HQ’‘龙牧806’‘北极星’‘皇后’‘北极熊’‘CW2000’‘敖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主要组分活性,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速度以及精油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微波法提取精油及其主要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浸泡时间3 h,料液比1∶1(g∶mL),提取时间40 min,微波功率540 W的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得率为1.04%。由GC-MS分析可知,微波法提取兴安百里香精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52.52%)、α-萜品烯(12.72%)和对伞花烃(8.24%),提取的精油主要组分种类与水蒸气蒸馏法相一致。各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的DPPH·清除活力最强(IC_(50),473.63 mg/L),且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也最高(IC_(50),250.91 mg/L),仅对伞花烃无抗氧化活性。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兴安百里香精油3种主要组分中百里香酚抑菌活性最强,α-萜品烯次之,对伞花烃无抑菌活性。百里香酚对各测试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活性最强的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6.85 c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3 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