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品种“云麦5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自2008年开始引进镇雄县开展试验示范,该品种在我县表现优异、品质优良、抗病高产,经过大田示范推广,累积应用面积达88.5万亩,种植区域覆盖全县小麦主产区,是镇雄县目前的主导栽培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部分小麦抗条锈基因及生产品种在云南的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Yr27、Yr(7,22,23,Le1,Le2)和Yr(30,Sk,QYR3,QYR4,QYR5,QYR6,QYR7)在云南2年6点都表现稳定的抗性;Yr15、Yr25、YrSu92和Yr(27,Slk)在2年6点中,仅1个点感病且病情指数较低;Yr17、Yr18、Yr24、Yr26、Yr30、Yr32、YrA、YrSp、Yr(1,Ky1,Ky2)、Yr(3a,V23,+)、Yr(A,H)、Yr(Ab,Alb)、Yr(Gui1,Gui2,Gui3)、Yr(8,19,Com)或2年在相同或不同点表现感病,或1年在2点以上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有丧失趋势;Yr1,Yr2,Yr5,Yr6,Yr7,Yr8,Yr9,Yr10,YrSu,Yr(3a,4a,16),Yr(3a,ND,+),Yr(10,Mor),Yr(17,29,P1,P2),Yr(Ju1,Ju2,Ju3,Ju4),在2年2点以上都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可能已经丧失。当前在国内被认为有效的抗条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中,除Yr15抗性相对稳定外,其余3个田间抗性已逐渐丧失。67个国内生产品种或抗源,或多或少,或1年或2年都表现感病,条锈病抗性水平很低,寻找新的抗源并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镇雄县小麦条锈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雄县位于滇东北,云贵川3省结合部,海拔630~2 416 m,年均气温11.3℃,年均降雨量914.6m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复杂。条锈菌在镇雄县既能越夏又能越冬,在山上山下辗转危害,完成周年侵染循环,所以条锈病易发常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