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赣早籼42号是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植保研究室杂交选育的抗白背飞虱和稻瘟病及抗旱耐涝的新品种。1997年4月由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适应性广,丰产性、稳产性好,1993年赣南12个县市30余个示范推广点种植433hm2,667m2...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是近年来上升的一种重要病害,过去仅在山区一季中、晚稻上偶有零星发生。近年来,特别是桂朝二号等感病品种的引进和扩大种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1981年赣南全区据18个县(市)统计,二季晚稻发病面积达94万多亩,1982年仅16个县(市)发病面积扩展到126万多亩,占二季晚面积的45.7%。病穗率一般4—5%,高的达15%,严重田块达78%。每个病穗有病粒3—4粒,多的达48粒,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对花生进行花生根瘤菌拌种,能够提高单产10.78%,土壤碱解氮增加12.6mg/kg,相当于在土壤中增施了61.5㎏/hm2的尿素。但在花生增产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赣早籼42号是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植保研究室为解决赣南水稻重大病虫害连年成灾而采用双亲多抗源、优质、丰产的赣早舢28号与国际占5号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抗白背飞虱和稻瘟病及抗旱耐涝的新品种。1997年4月由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赣早讪42号(93-3)。同年分别获地区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和耐旱耐涝性强,丰产性、稳产性好,早栽高产,迟栽丰收。1993年赣南12个县市30余个示范推广点种植赣早舢42号433hm’,每667m’产量380~600Kg,平均485he,比当地感病虫品种协代华联2号增…  相似文献   
5.
赤枯病是水稻的生理病,发病因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水田氧化还原电位下降,空气不流通;以及嫌气性微生物繁殖,产生各种有害物质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叶上出现赤褐色病斑,发病严重的,叶片枯焦,不能分蘖,是称“赤枯病”,有的群众又称“黄衣子”。今年江西省九江、湖口、临川、上  相似文献   
6.
探索多旋翼植保机对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的安全性,测定17%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水直播稻田除草效果,2018年在钟祥市长滩镇开展多旋翼植保机水直播稻田一次性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7%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适合作为水直播稻田飞防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性好,有效防除千金子、稗草、马唐、鳢肠、莎草、鸭舌草等杂草。药后28d杂草株防效88.89%~100%、鲜重防效93.07%~100%。药后56d杂草株防效90.91%~100%、鲜重防效95.34%~100%。持效期长,效果好。使用极飞多旋翼植保机喷洒时,药剂使用量可减30%,达到了安全高效、减量控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明显变暖,尤其暖冬的频频出现,小麦返青拔节期叶片发黄、干枯现象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除了正常的生理黄化之外,缺肥、药害、病虫害、霜冻天气等诸多因素,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受阻,加剧叶片黄化、干枯现象的产生;提出了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配方施肥、药剂拌种、病虫防治、安全除草、提苗助长等8项防治措施,以便能对症下药,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是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水稻穗期病害,近年来急剧上升,发生普遍,造成稻谷严重污染,影响产量和品质. 1982~1985年,我们对稻曲病的侵染来源、侵染途径、侵染时期和田间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稻曲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来自菌核形成的子囊孢子和安全越冬的厚垣孢子。菌核在土壤和种子里越冬,第二  相似文献   
9.
10%增效浏阳霉素是一种抗生素杀螨剂,对柑桔锈壁虱有良好的防效。供试药剂有:江苏产10%增效浏阳霉素和赣南产25%甲基杀虫醚水剂。试验设四个处理,即1.浏阳霉素1000倍液;2.浏阳霉素2000倍液;3.杀虫醚800倍液;4.清水对照,重复三次,共12个小区,随机排列,7月7日按常规方  相似文献   
10.
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粒黑粉病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其发生为害规律,寻求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国内外稻粒黑粉病的防冶方法,仍然是以药剂防治为主。为确定适宜我省的药剂品种和使用技术,1991~1992年度我们分别在南昌、赣州、宜春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并在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的基础上,1992年进行了18.7%灭黑灵和20%粉锈宁的大面积防治示范,通过了专家的现场评议和验收。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后。一、材料与方法工.不同药剂对稻粒黑粉病厚垣抱于萌发的抑制作用洪试的15种药剂是灭黑一号EC、灭黑三号EC灭黑八号EC、5%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