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南京地区稻田杂草及五年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龙  朱元良 《杂草科学》1997,(4):14-15,23
1991年和1996年两次杂草调查显示,南京地区水稻本田杂草有27科56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矮慈姑、丁香蓼等为主要恶性杂草,六个二级农区的杂草群落略有差异。1991~1996年间,江浦、江宁和高淳三县杂草平均密度下降了52%,但日照飘拂草、陌上菜和水苋有较显著的增加。随着总草密度的下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日照飘拂草、水挖、陌上菜的平均优势度率上升,近期本地区杂草防除的重点是异型莎草、鸭舌草、稗、丁香蓼、节节菜和陌上菜。  相似文献   
2.
几种旱育抛栽稻田除草剂防效及安全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丁苄、丁草胺、新马歇特、抛秧草宁、杀草丹 苄嘧黄隆混剂和二氯喹啉酸 苄嘧黄隆混剂在旱育抛栽稻田的应用研究表明:(1)抛后7天使用上述6种除草剂组合均能较好地防除稗草、异型莎草、鳢肠和合萌等杂草,其鲜重防效高于株防效;(2)总草防除效果以4种混剂最高,显著高于丁草胺或新马歇特单剂;(3)6种药剂对异型莎草、鳢肠的防效显著高于稗草,对合萌的防效最差;(4)供试药剂对分蘖期水稻的叶色、叶型、出叶速度、株高、立苗和分蘖发生6项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仅药后7天的黄叶、下垂叶比例略有增加,药后15天的株高略有下降,成熟期株高完全恢复;(5)用药区产量与对照区间的差异极显著,增产幅度为41.12~57.06%。不同药剂区间的增产效果无显著差异,产量增加主要是有效穗数增多所致;(6)以1995年市场价格计,供试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19.16~34.32,丁苄和丁草胺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旱育秧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秧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探阮治安(江苏省江宁县农业局211100)张开龙(南京市植检站随着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春季农田害鼠的生存与食料条件得以改善,旱育秧田成为害鼠新的适生场所。为了弄清旱育秧田害鼠的种类、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1995~...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发需要,由无锡水泵厂、南京汽轮电机厂共同研制的23ZGQ—42型贯流泵机组,于今年二月初由江苏省水利厅、机械厅联合在南京、无锡市主持召开的交付使用评审验收会议上,经过资料和有关测试报告的审查,一致通过了验收,同意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毒理学研究——Ⅳ.灭幼脲的激素效应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灭幼脲(Diflubenzuron,DFB)极高剂量(死亡剂量)处理6龄粘虫幼虫,对少数存活且外观健壮的试虫作组织学观察,发现对激素分泌器官咽侧体(CA)及前胸腺(PG)以及激素作用靶器官脂肪体(FB)都表现刺激效应。保幼激素(JH)类似物ZR-515,蜕皮激素(MH)和DFB单用或混用,以脂肪体合成蛋白质能力的高低作为比较指标,发现DFB和ZR-515有类似效应;MH则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或吸收能力,但和DFB合用后,其能力下降。由此表明,DFB可能系通过类似JH效应,从而增加体内JH影响,引起内源性激素平衡失调作为其毒杀机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小型潜水电泵产品以它小巧玲珑,安装、使用、维修方便,价格便宜,工程投资省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使其在近几年中得到迅速的发展。70年代末,我省小型潜水泵年产量不足5万台,产值仅2000多万元,1987年产量上升到12.5万台,产值为6785万元,1988年产量达到18.5万台,产值达到1亿多元,分别比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其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继水稻旱育抛栽之后,南京地区示范推广直播稻,近两年年均推广至2万hm~2左右。从直播方式上看,水直播、旱直播、人工撒播与机械直播共存,以人工水直播为主。为有效控制直播田草害、促进直播稻技术推广,1998~2002年我们对本地区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及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 miliacea)的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张开龙,杜金荣,李成之(南京市植检站,210017)(江浦县植保站)(江宁县植保站)水稻肥床旱育抛(栽)技术是我市近年来着力推广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之一,为探明旱育秧田的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办法,作者1994年5月下旬至6月上...  相似文献   
9.
肥床旱育抛栽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抛栽不会改变田间杂草的种类及基本群落特征,特定抛、栽密度下杂草自然出草量也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抛栽使莎草出高峰推延了2天左右,对稗草则无影响。药剂试验表明,以有效成分计,丁草胺50-75g与苄黄隆1.0-1.5g混用、丁恶合剂30g药土法施药,可安全有效地防除多种旱育抛栽田效很好,且保交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